在寒流肆虐的清晨,接到一通久未聯繫的朋友來電,說是要來拜訪我。他是前幾年參加政府就業專案,派到學校來支援的,一天領八百元薪水,但工作認真,從不偷懶,他的年紀足夠當學生的爺爺,學生都稱呼他馮爺爺。
那時,他領的薪水是一萬七千八元的基本薪資,但每月總是抽出二張千元大鈔要我轉送給貧窮學生,鼓勵他們認真向學,不要像他沒讀好書,到現在還只是靠打零工過生活。我聽了,慚愧莫名,想到自己備受上天恩寵,卻坐領高薪不思回饋社會,於是跟著他捐出一點薪水獎勵學生。
後來,專案結束了,他又失業在家,我們也失去聯絡,聽說他還是到處打零工,我也調離該校,這次,馮爺爺再度出現,除了多些白髮,實在看不出跟以前有什麼不同,因為心善的人永遠像蓮花一樣芬芳。他說:「自從離開學校後,就沒有找到固定的工作做,但是有臨時工好做也不錯了。」
臨走前,他又從口袋裡掏出六千元,要我買米轉送給學校裡的清寒學子。我無論如何都不收,因為他不像以前有固定的工作,靠打零工過日子,生活沒保障,不能接濟了別人,自己卻餓肚子。他解釋道:「這是政府發的老人年金,我跟太太兩人各領三千元,這些錢用不上,放在口袋裡,發揮不了作用,把它捐出來買米,可以餵飽好幾戶人家,不是很好嗎?」
他離開後,我馬上調查全校清寒學生,居然超過二十名,扣除同個家庭的孩子也還有十六個家庭可以接受餽贈。就跟附近商店訂貨,總共要付八千多元,超過的部分由我支付。付款時,老闆娘得知我們做愛心,堅持不收尾數,讓她也一起加入愛心的行列;其實,我們只略盡棉薄之力,就能讓愛的火苗永不熄滅,溫暖挨餓受凍的人們。
一個小小的善念有如一顆小石子投入水中,多少會泛起一些漣漪,那是一種感染力,因此,我們千萬不要以為個人的能力有限,或者認為小愛起不了作用,一個打零工的老爺爺都能分一口飯給貧童吃,我們能事不關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