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點原則過敏性鼻炎stop

張雅雯 |2010.12.25
1537觀看次
字級

文/記者張雅雯

你一定遇過這樣的人:沒來由的狂打噴嚏、鼻水流不停,他也知道自己不是感冒,而是過敏性鼻炎又犯了,口頭上說不嚴重,但症狀一來可能大大影響學習以及睡眠;此外,這些人往往從小就有這樣的症狀了,根據流行病學的調查顯示,將近五成的六至七歲兒童曾有過敏性鼻炎。

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醫師、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及免疫學會理事長徐世達指出,過敏性鼻炎是一種與多重基因遺傳有關的慢性過敏性發炎反應,當受到各種誘發因素的刺激,就會造成臨床上的過敏發作,這種炎症反應不只會發生在鼻腔,若發生在支氣管時稱為氣喘病、發生於胃腸時稱為過敏性胃腸炎、發生在皮膚時則稱為異位性皮膚炎。

間歇型症狀輕

不需就醫

過去醫界將過敏性鼻炎分為「季節型」與「常年型」,徐世達表示,前者指的是花粉引起的過敏性鼻炎,症狀隨著季節而來,後者則多半是塵←引起。但是這種分類方法臨床上容易混淆,因為有人對多種花草都過敏,因此症狀其實是常年都存在的,因此今年九月最新版的過敏性鼻炎分類,改區分為「間歇型」與「持續型」。

這種分類方法以一周產生症狀天數是否超過四天作為分界,如果沒有,就是屬於「間歇型」過敏性鼻炎,這類患者症狀輕度不需要看醫師,只是要盡量避開過敏原。

預防過敏

掌握五項原則

過敏性鼻炎是可以預防的,但要用對方法,最新的診療指引提出了「預防過敏」五點原則,說明如下:

不管有無過敏家族史,建議所有嬰兒至少餵食母乳三個月。

徐世達指出,若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一人有過敏病史,嬰兒罹病的機率有五成,若其中兩人有,機率更提高到八成。過去指引只建議有過敏家族史才這麼做,但研究發現,即使沒有過敏家族史,仍有百分之十的機率會罹患過敏性鼻炎,因此現在是對全部的嬰兒給予這項建議。

懷孕或哺乳婦女不須食用低過敏原食物。

不少孕婦會對堅果、海鮮類食物忌口,就是擔心讓孩子有過敏體質,徐世達表示,最新的建議就是維持正常飲食即可,應是諸多研究顯示,透過食物讓嬰兒攝取到的量其實很少,而且會提高嬰兒口服的耐受性,因此不用刻意避免,但也不要刻意多吃。

兒童與懷孕婦女完全避免環境中二手菸。

菸害從肺部進入血液循環,如同讓嬰兒吸尼古丁一般,尼古丁正是會刺激過敏反應的成分,因此徐世達呼籲,不只家長自己不吸菸,也別讓家人曝露在二手菸環境而增加過敏比例。

嬰兒與學齡前兒童徹底進行居家環境塵←過敏原防治措施。

塵←是最常見的過敏原,去年台北市對小一學童進行的調查顯示,九成五的過敏原是塵←。徐世達表示,一百隻塵←就會導致過敏反應、五百至一千隻塵←會有臨床症狀,然而調查顯示,全台有七成五的家庭都有塵←,而且一公克的灰塵就高達兩千隻塵←,這也難怪國人過敏比例這麼高。

嬰兒與學齡前兒童居家不須避免接觸寵物。

現在有許多人養貓、狗,然而若有了新生兒,便面臨要不要把寵物送走、甚至棄養以預防過敏的掙扎,徐世達指出,指引的建議是,如果家中的孩子還沒有過敏,其實不需要避免接觸貓、狗;即使已經有過敏症狀,也未必要寵物送走,而是要加強寵物的洗澡和居家清潔。

用藥、居家清潔

雙管齊下

徐世達表示,治療過敏性鼻炎是對根本的原因加以治療,因此,針對鼻黏膜炎症反應的抗發炎療法,會比針對臨床症狀治療還重要,如果是「持續型」過敏性鼻炎患者,需要長期維持用藥,常用藥物除了第二代口服H1抗組織胺,又以副作用低、可抗發炎的鼻內類固醇噴劑為佳。

用藥控制之外,也要搭配環境改善,尤其極高比例都對塵←過敏,如果光用藥卻沒有改善居家環境清潔,對過敏性鼻炎的控制效果會大打折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