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為了做一個負責任的航天大國,大陸當局高度重視「太空環保」,逐步建立監測預警、航天器防護、空間環境保護等三大工程,處理「空間碎片」問題,有效減緩了「太空垃圾」產生。
今年,大陸國防科工局發布的《空間碎片減緩與防護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實施,象徵中國對空間碎片減緩與防護管理,開始從科學研究,進入法制管理領域。
「空間碎片」是指人類在航天活動中產生的太空廢棄物,也稱「太空垃圾」。依據中國「空間碎片行動計畫」觀察,近年來,茫茫太空中日夜不停地繞著地球飛行的空間碎片數量快速增加,目前可觀測到的空間碎片有一萬多個,嚴重威脅人類航天安全,已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
中國當局於二○○○年啟動了「空間碎片行動計畫」,目前,大陸自行開發的空間碎片防護設計系統,不僅具有風險評估的功能,而且居於領先地位,已用於大陸的載人太空船與人造衛星上。
據介紹,火箭末級在軌爆炸解體產生的碎塊,是空間碎片的主要來源之一。中國從長征四號乙火箭開始,成功研製出火箭末級剩餘推進劑「鈍化」系統,可以在星箭分離後把儲箱裡的推進劑排光或耗盡,把氣瓶裡的氣體放光或耗盡。這樣,火箭末級就不會發生爆炸,有效減緩了空間碎片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