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桃縣八德國中校園霸凌事件,凸顯了下列幾個問題:
一、師生關係緊張:在講求「零體罰」的教育政策下,教師管教權的尺度拿捏動輒得咎,造成教師鴕鳥心態,只「教」不「管」,在成績分數上斤斤計較,卻忽略了人格品德的養成是否有偏差。
二、家庭教育失能:當前許多家庭教育功能不彰,主動或被動將家庭教育的責任轉嫁給學校或社會去承擔,企圖以學校教育來替代家庭教育功能,無異是緣木求魚。許多孩子無法感受到來自家庭的關心與愛,只能從幫派團體或次文化中尋求認同與肯定。
三、學校領導問題:隨著社會多元、民主化,校園也有更多表達個人意見的空間與管道,過去威權領導統御方式早已過時。現今的校園,屢聞家長與學校對立、教師與行政人員衝突,早已見怪不怪。
四、新聞媒體責任:校園霸凌事件,如何營造和諧的校園學習環境,保障師生人身安全及學生受教權才是媒體後續報導第一要務。
古謂:「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同理,一校之不治,我們又該如何企盼台灣的教育明天會更好呢?
徐郁樺(彰化縣/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