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最新出爐的調查顯示,台灣民眾對收入有極大的焦慮,卻不愁無法享有醫療提供。曾任衛生署長的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直言,民眾對國家、社會、家庭有很大的不確定感,但健保提供了安全感,不論收入高或低,都可接受同樣的醫療水準,這是不能瓦解的社會安全體系。
然而就如同多數民眾為錢煩惱,台灣的健保從開辦以來就存在財務壓力,陳建仁表示,全球已開發國家中,醫療投入平均占國民生產毛額的百分之九,但台灣不到百分之七,國人的確享受「便宜又大碗」的健保。
陳建仁在署長任內,曾對健保財務問題舉行公民會議,民眾結論其實願意增加保費來維繫健保,但要求政府減少醫療浪費、保費收取更公平。
以收入面來說,陳建仁指出,有錢人不是不繳交合乎身價的健保費,但目前六類十四目的分類,就會讓他們可以合法選擇有利的投保身分,因此唯有改採家戶總所得才能達到全面公平性,任何替代方案都會打折扣。
外界批評衛生署推動二代健保是閉門造車,陳建仁強調,二代健保從他上一任的李明亮開始規畫,在他手裡完成規畫書,後續署長接棒完成法條,過程曾開公聽會、徵求學者意見、進行跨部會會議,他對專業建議被不專業的政客推翻,感到很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