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二代健保修法草案在立法院三讀闖關,結果失敗,竟然是被執政黨立委封殺!第二天,行政院邀集相關部會和立法院黨團補救,但修法方向大轉彎,把衛生署原草案的主要精神和做法全部推翻,二代健保叫停。整個過程,讓人傻眼。
健保財務連年亮紅燈,今年已經高達六百億元,而早在十年前,衛生署就有修法實施二代健保之意,主要目的是擴大繳費基礎,並且校正其中許多主要缺點。
最明顯的就是,目前如無固定雇主者(如藝人)、領高額紅利的房仲業者與券商等高收入者,因為當時健保法規範不明,因此他們一個月的只要繳五、六百元就享有一切健保服務。但真正無收入的家庭主婦和子女,卻要按先生的收入計算保費,一個月平均保費至少上千元。這種費率和費基計算非常不合理,衛生署也早就有心想改。
但這項草案被民進黨發明的「虛擬所得」名詞所誤導,民進黨宣稱,家庭主婦和失業者未來要被以國民年金投保標準投保,是「劫貧濟富」!這四個字一出,國民黨立委在選票考量下,全力阻擋二代健保闖關,導致三讀喊卡。
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行政院態度反覆,行政院會通過的草案,送進立法院審查,卻被自己的立委推翻,而且還是隨反對黨的主張起舞;行政院內也傳出看衰法案之聲。這種砲口向內的表現,讓人懷疑行政院對健保修法,解決財務問題的誠意。
二代健保雖然也要調高健保費率,但由於計算費基的方式有重大改變,因此,主要是高收入者的保費調漲,高達六成到七成的民眾保費反而會下降。可是,執政黨立委只看到「費率調漲」,沒有看到「保費下降」,因此群起反對。但國民黨似乎忘了,上一次調漲健保費率是民國九十一年、前衛生署長李明亮任內,當時他雖然下台,但民進黨並沒有因此輸掉之後的選舉。
所謂調漲保費就會衝擊選情,只是一種操弄式的說法。如果健保修法方向是校正目前制度上的不公,執政黨就要有能力為政策提出辯護,讓民眾了解政府所作所為,而不是和稀泥式的自我否認。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向來對衛生署與健保局採取監督立場,但這次也挺身替衛生署說話,認為推翻二代健保,回到健保現制收費方式是走回頭路。
台灣的健保被許多國家稱讚,健保開辦後,嘉惠無數民眾,全體國人都知道健保不能倒。但民眾必須建立「使用者付費」的基本觀念,不是一味反對漲保費;政府更有要勇氣說出修法理念,讓民眾了解利弊。否則,當健保財務真正撐不下去那一天到來時,受害者將不分藍綠,全民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