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從事陶瓷工藝創作已逾三十年的陶藝工藝家蘇世雄,昨天獲得第四屆國家工藝成就獎,獎金六十萬。「獲獎是一種壓力,也是一個責任」,蘇世雄期許未來的作品要有所突破,愈做愈好。第四屆「國家工藝成就獎」將於十二月十一日,在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舉行頒獎典禮。
文建會昨日公布二○一○國家工藝成就獎得獎名單,在三十四位資深工藝創作者當中,由現年七十五歲的陶瓷工藝家蘇世雄榮獲。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所長林正儀指出,蘇世雄之所以能獲得國家工藝成就獎的肯定,不僅是因為他在陶瓷技法上首創出「雕釉」技法,而且至今已舉辦三十多場陶瓷藝術展覽,並長期在大專院校從事陶瓷教育的推廣工作,因此才能脫穎而出。
蘇世雄表示,從小就想當藝術家,但在以念醫學系為第一志願的時代,選擇走美術道路的他,等同違背家人的期望。蘇世雄曾經是平面畫家,高中曾在三重花布印染廠學習調色,最後甚至設計出許多屬於台灣本土的花色,「當時這份工作對我的陶瓷工藝有很大的影響」。
蘇世雄首創深具挑戰性的「雕釉」技法,首先要以手拉坏成型,經過八百度的素燒後,蘇世雄再以自行調配的釉藥,依圖案設計的色彩,層層上釉,然後用他自創的不鏽鋼片、鐵片、小刀、砂紙等各式工具,磨出需要的色層與形式,再重新入窯,技術非常困難。
平時喜歡養草蒔花的蘇世雄,喜歡融入台灣四季多變和花卉的優美色彩圖案,時而瑰麗,時而典雅,變化多樣,但是因為作品上面的釉藥多達六到七個層次,往往要燒到一千兩百三十度(大約五個小時),才能夠賦予陶瓷繁複細緻的美感,這樣的技法可說是相當的繁複困難。
沒有拜師學陶,卻能夠獨創雕釉技法的蘇世雄表示,從來沒有人能在陶瓷作品中,上到六至七個層次的釉藥,因為透過這樣的技法,在陶瓷上面既可以刻,也可以磨,還能夠把兩個顏色融合在一起,調和出不同的色彩效果,自己經過兩、三年的試驗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