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開山59周年 全球同步抄經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 |2025.05.18 語音朗讀 10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佛光山僧信700人在佛光山總本山的雲居樓抄經,用心書寫每句經文。 圖/人間社記者梁清秩紀念佛光山開山59周年,佛光山16日舉辦「佛光山開山59周年──全球同步抄經修持」。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第一排中)、退居和尚心培和尚(第一排左4)、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第一排右4)參與。左起為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和慧倫法師、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右起為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與眾合影。圖/人間社記者梁清秩 心保和尚(中)領眾抄經,右起為慧昭法師、慧倫法師、慧傳法師、心培和尚、慈容法師、依來法師、覺培法師、如常法師。圖/人間社記者梁清秩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紀念佛光山開山59周年,佛光山5月16日舉辦「佛光山開山59周年——全球同步抄經修持」,五大洲道場響應。佛光山總本山700位僧信當日晚間7時,在雲居樓2樓抄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人間衛視》製作全球同步抄經修持影片與直播,讓全球道場、佛光人可同步抄經,共同紀念佛光山開山日。為光大佛教,弘揚佛法,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於1967年,在當時的高雄縣大樹鄉麻竹園購得建寺用地,同年5月16日奠基,定名「佛光山」,「人間佛教」就從此處開始扎根。大師帶領僧信,在近一甲子的歲月努力後,如今「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每年5月16日佛光日,佛光人就以抄經的方式,紀念開山這殊勝的日子。大師願心 佛光普照三千界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退居和尚心培和尚、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以及佛光山副住持慧倫法師與慧昭法師,共同帶領大眾,依循抄經程序,誦讀和抄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並恭讀大師所作〈為抄經聞法者祈願文〉。現場播放大師開示影片,大師開示抄經的意義。大師說,抄經時,每寫下一個字,就像是在心上烙了一個印子,如同照相般,即心即佛,經文的道理就都在心裡。「般若」就是智慧,「波羅蜜多」就是從此岸到彼岸,從苦到快樂,從無到有。般若的智慧是淨化的、善美的,是使人成長的,讓人不受汙染與不受外境的影響。大師勉眾,「苦」就是營養,是增上緣。希望大家建立正見、正確的思想,看待這世上的萬物。《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教導大家認識真實的世間,期許大家都能過著自由自在的觀自在人生。心保和尚於抄經圓滿後開示,因為有大師的願心與發心,才有今日佛光山遍及五大洲的道場,希望大家學習大師的發願及菩提心,饒益有情,令眾生歡喜,就是令諸佛歡喜。如同有人想蓋學校、圖書館,供大家讀書,進而提升進步。建設一座道場,讓大眾修行,可以增福增慧。抄寫心經 體悟世間觀自在 心保和尚說,大師為了佛教,心甘情願,這都是大家要學習之處。行菩薩道發心,更需要般若智慧,如此才能心無罣礙,度一切苦厄,更加有力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說「不生不滅」,世間雖然有,但如夢幻泡影,生滅無有實體,如夢幻一般,懂得這道理,就能度生死。有佛教的般若思想,就有方向目標,內心可去除煩惱,外在能發心向上,成就圓滿菩提。參與抄經的有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以及佛光山各單位主管、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大慈育幼院、信眾、義工,以及多位國際義工等。南韓著名的尼眾佛學院、雲門寺僧伽大學師生14人,在講師炫見法師帶隊下,到佛光山參學,也加入抄經。炫見法師表示,能夠與大眾抄經,有難以言喻、非常好的感受。 前一篇文章 黃仁勳來台 穩固大陸市場 輝達傳擬設上海研發中心 下一篇文章 世壯運大巨蛋開幕 黃仁勳點燃聖火 熱門新聞 01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02星馬印汶閱讀研討會 500愛書人共讀《六祖壇經》2025.05.1303佛光會慶佛誕 百萬人浴佛響應蔬食2025.05.1304佛光山功德主 傳承人間佛教信仰2025.05.1205蚊吸熱血 燙口嗎?2025.05.1206商家貼女子瞪眼照 防盜效果勝監視器2025.05.1407社論--抗戰信史有反侵略之路2025.05.1308佛光山開山59年 佛光人集體創作 共建人間淨土2025.05.1609【論愛談情】 怎樣做才是為孩子好?2025.05.1310浮世繪躍上吐司 藝術新食感2025.05.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世壯運大巨蛋開幕 黃仁勳點燃聖火黃仁勳來台 穩固大陸市場 輝達傳擬設上海研發中心核三今除役 台灣邁入非核家園穿康復毛衣 油汙企鵝重生海底蝗蟲肆虐 東沙珊瑚礁恐消失水管串起善心 翻轉尼泊爾山村 作者其他文章佛館、南藝大簽署合作 館校合作續添新頁佛光山慶佛誕 僧信浴佛身心清淨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雲水書車義工培訓 閱讀資源廣送學童三好普門盃國小籃球賽 東興奪冠好苗子佛光家庭日 傳承三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