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國內性侵犯再犯率高,勵馨基金會昨天舉行記者會,催生「台版梅根法案」;此外,白玫瑰運動明天將再上凱達格蘭大道,號召三萬民眾參與,並邀請五都候選人承諾將梅根法案納入未來政策。
美國梅根法案源於一九九四年,紐澤西州的七歲女童梅根遭性侵累犯姦殺,社區居民卻不知道犯人有前科,無以防備,梅根父母發起運動,短短八十六天內推動州政府制定社區通報法,以「梅根法」紀念之,而後又開放網路張貼性侵犯的照片和資料。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表示,台灣「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漏洞多,不能有效阻止累犯,資料只供學校、兒少福利機構雇用人員或招募義工時申請查詢,犯人的電子鐐銬毫無監督作用,不接受社區監督的性侵犯,也缺乏處罰措施,台北監獄性侵害犯治療計畫主持人李光輝指出,連續暴力性侵犯的再犯率高達九成五。
司法不牢靠,部分專家學者又認為入獄已等於懲罰,假釋出獄後再監控或公諸於世,是侵犯人權而阻止台版梅根法案實施。紀惠容說,梅根法案不是報復主義,而是保護受害者和幫助加害者控制性衝動,所推台版梅根法案將強調:「政府應依危險性分級,公布個案資料提供民眾查詢」、「因無法克制生理因素的性犯罪者,應接受藥物治療」、「高危險累犯加裝衛星定位裝置」、「不願接受治療者取消假釋」等四項原則。
紀惠容指出,過去學者將藥物性輔助治療性衝動誤解為「化學去勢」,她說,化學去勢不僅不人道,犯者還會以竹竿、酒瓶等工具繼續作案,至於社區是否接納性侵犯共住,她表示預防更重要。
於此同時,白玫瑰運動明天將於凱道催生台版梅根法案,白玫瑰內部約七十餘名義工,決定成立白玫瑰社會關懷協會,方便處理善款和制定主要發展方向,協會希望屆時有三萬民眾上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