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目前正在廣州參加亞運的中華民國代表團選手及所有國人來說,星期三是如洗三溫暖的一天。有奪金希望的跆拳道選手楊淑君被取消比賽資格,第一次參加國際賽事的新手黃顯詠卻摘下她運動生涯的第一面國際比賽金牌。強棒與新手竟然出現截然不同的比賽結果。
楊淑君參加跆拳道四十九公斤以下級的比賽,她被認為是最後會與中國選手搶金的強將。但在她本屆亞運第一場比賽、以九比○的懸殊比數遙遙領先時,卻被韓裔菲籍的技術裁判叫停,指她穿的電子襪不符規定,導致她被判失格,完全失去參賽資格。這是一個由天堂到地獄的演變,以廣州亞運為個人運動生涯為句點的楊淑君淚灑會場,全體國人也愕然而無法接受。
這起事件充滿疑點。第一,楊淑君上場比賽前,她穿的電子襪經過檢錄員、主審裁判及對手的檢視,完全沒有問題。第二,當技術委員叫停後,由亞洲跆拳道聯盟召開的技術委員會在沒有充份說明理由的情形下,就將一個奪金有望的選手裁判出局。在運動競技上,判一名選手失格,是非常嚴重的事,不允許含混帶過。
但另一方面也有訊息指出,大會裁判和技術委員會發現,楊淑君的電子襪與大會規定不符,而她所使用的電子襪早在今年七月即禁用,加上目前的廣州亞運對電子護具採取更嚴格的規定,這些事關比賽的重大變化,我國代表在出國前就應該知道,楊淑君為什麼還會穿戴上場?
楊淑君已經和本屆亞運絕緣,但我國國家代表隊選手是否在比賽中遭受不公平待遇,問題卻剛開始。在第一時間,國內有媒體馬上把問題導向大陸打壓。
大陸目前已經拿下幾十面金牌,沒有必要以這種不光彩的手段阻撓台灣。而且,當時大會的技術委員會成員之一大陸代表,極力反對技委會將裁判對象擴及整個我國跆拳代表隊,也因此使黃顯詠有機會在後來拿下一塊金牌。
而台灣目前正在五都選舉的最後階段,兩岸都很清楚,如果此時中國在國際場合出手打壓台灣,無異會成為民進黨衝刺選情的最佳啦啦隊。依此可見,中國打壓楊淑君的機會微乎其微。
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楊淑君事件最好的處理方式是,先調查清楚楊淑君何以會在通過檢錄後,仍被發現穿戴不符規定的電子襪比賽?然後,再按正常國際比賽程序提出抗議與申訴,要求說明直接判她失格的決定理由何在,是否符合比例原則。
國際體育競賽是最能凝聚一國民心的活動,選手全力拚戰,為國爭光;全民萬眾一心成為國家代表的後援。選手遭受不公平待遇,是對國家的不尊重,政府與全民應該齊心對外爭取;但前提是必須基於先查證清楚事實真相與法律規定。至於砲口對內,為一黨之私,一己之利無端攻訐,挑起民族情緒,則是最要不得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