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那即永恆】微雨紅螺寺

魯人 |2010.11.03
539觀看次
字級


遊紅螺寺那天,天濕漉漉的,不時飄起濛濛細雨。我沒有聽導遊的講解,而是買了張導遊圖,隨性走起來。

這座千年古剎坐落在三面環山的幽谷之中。穿過一片竹林,拾階上得一座高台,便是古寺中院的山門。中院是紅螺寺的中心區域,院落不算大,格局卻很緊湊。院中有不少古樹,粗壯的虯枝四下橫生,恰似一頂綠色的華蓋,院中的正殿、配殿及耳房幾乎全在它的蔭庇之下。寺中香火很旺。大雄寶殿前一尊一人多高的銅鑄香爐中,飄散著遊人及香客投入的整把香的青煙。青煙嫋嫋,在古樹的枝葉間升騰繚繞;若有若無的雨絲則透過古樹的枝葉飄灑下來。上升的煙,下落的雨,為紅螺寺憑添了幾分悠然的古意。

走出中院靠北的側門,不經意中瞥見一面灰色的磚牆下有一片新土,土中植了一排一人高的玉蘭樹。柔嫩的枝條上無葉,卻怒放著許多玉蘭花。白色的、紫色的花朵綻開在纖細的枝條上,大得顯得有些誇張。它們在微風細雨中,靜得凝固了一般,厚厚的花瓣在嶄新的灰牆映襯下,倒顯得十分協調。

踱出寺院,爬上後面的紅螺山,心胸豁朗。舉目遠眺,微嵐籠罩,細雨迷濛,空山清幽。從容的群峰變著一層淡似一層的剪影,山不陡,所有的剪影都是優美的曲線。目光突然觸到對面山坡上一株桃樹,滿樹繁花綴在漫坡濃濃的綠色間,恰似一群安詳的僧人中立了一個燦爛的稚童,讓人靜謐的心中一下活潑起來。這裡的山不高,但回首俯望,掩映在濃蔭中的寺院卻彷佛可以托於掌中的微雕。人影如豆,穿行其間。在那一瞬間,我似乎領悟到了那種宗教的悲憫。

紅螺寺出過一位淨土宗的祖師,稱十二祖際醒大師。關於大師的事蹟,寺中簡介不過寥寥數百字。但寺中專設一殿供奉有大師的塑像,足見他生前怎樣的德高望重。寺中還供有大師的舍利。那舍利如豆如米大小不一,白綠相間,有的晶瑩如玉,有的粗糙如璞。我是第一次見到舍利,凝視那些生命歸寂後留下的精華,我的心靈深處油然生出深深的敬意。說舍利標誌著一位出家人功德的圓滿,毋寧說是心靈艱難抉擇的結果。

走出紅螺寺,坐入急馳的遊覽車中。青山須臾被拋於身後,高樓卻蜂擁著迎面撲來,那感覺真如從空靈的月光下倏地闖到喧嘩的陽光下。生命以出世和入世的方式追求完美的歸宿,所有的追求都充滿了令人肅然的非凡。如果說舍利標誌著佛法的修持功德,那塵世間的舍利便是不滅的精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