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會打算在台北、高雄設立流行音樂中心,尚未興建已引爆噪音爭議,設在北市南港區的北部流行音樂中心,由於居民質疑可能有噪音干擾,立委揚言提案凍結預算。
立委的觀點是,北部流音中心周圍全是住戶,可能像天母棒球場,因噪音遭居民抗議,最後淪為蚊子館。其實,北流音中心地點在忠孝東路七段,原是鐵路局調車廠,附近空曠,加上東邊是山,幾無住戶,只有西邊逐漸開發住宅區,受噪音干擾的住戶有多少,可再評估。
立委說南港寸土寸金,「南港人寧可不要流音中心」,這代表多少南港人想法?南港三鐵共構,加上南港展覽館帶動周邊繁榮,房價攀高,寸土寸金雖為事實,但財團購地待價而沽,是否才是反對的真正原因?流音中心會帶來人潮與商機,對南港的發展未必是負數。
不過,流音中心為戶外劇場,也欠考慮,顯示對地理環境不了解。預定地點雖在南港,但緊鄰北縣汐止,是多雨地區,戶外劇場很可能兩天打魚、三天曬網,雖然未必淪為蚊子館,但效益會打折。
報載有官員指出,「問題出在文建會,流音中心規範須有一戶外、一室內劇場」,但文建會主委盛治仁反駁,國際招標規範是地方政府寫的,這不是文建會的問題,但會要求北市府妥善處理噪音。
相關單位互踢皮球,不但無法解決問題,反而使流音中心更難產,應該協調商議出最佳方式。
台北市文化局長謝小韞說,考慮採頂棚方式解決噪音問題;興建頂棚花費較少,但對南港居住環境、天候條件來說,未必最適合,倒是「一戶外、一室內」的想法,能同時解決噪音及多雨問題,似可朝這個方向思考。
陳杏宜(台北市/南港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