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開幕的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將在開幕當晚施放十一萬枚、長達一點二公里的世界級大型水上焰火,照亮台北城,規模更勝國慶。
台北市政府乎對大規模焰火十分驕傲,我卻覺得十分遺憾。一個強調節能減碳(蓋了很多標榜環保的綠建築)的花博,卻為了慶祝開幕,一口氣施放十一萬枚熱焰火,不但將花博節能減碳的美意一筆勾銷,反而更增加二氧化碳汙染。
我對台灣近年來上自中央,下至各縣市政府,無論什麼活動都要放焰火,非常不以為然。記得十餘年前,焰火秀是一年一、兩次盛大活動的點綴,因為稀少,所以珍貴,人們大排長龍去欣賞。
然而今天,全台各地一年到頭,活動不分大小,總要來放焰火,而且數量一場比一場多,簡直成了「誇富秀」,台灣排碳量年年增加,有許多縣市的同胞因而淪為氣候難民,而且國債不斷飆升、景氣復甦緩慢,卻有一堆愛放焰火燒錢的政治人物,實在不是台灣及人民之福。
焰火絢爛卻短暫,但環境卻得用很長的時間消化汙染,而放焰火的費用全百姓的血汗錢,更何況台灣有愈來愈多的經濟弱勢,亟需幫助,如果中央和地方政府把焰火經費省下來,用於幫助弱勢,相信因貧窮而遭的苦難,可以減少許多。
不過,政治人物寧願放焰火而不補助弱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民眾所造成。大家喜歡看焰火,難道覺得今天的台灣,是個歌舞昇平的富強盛世嗎?那麼多的焰火表演究竟是慶祝,還是粉飾太平?當焰火秀成為各級機關首長的重要施政績效時,究竟代表什麼意義?每一發焰火,都汙染地球、浪費金錢,只是短暫的取悅民眾感官,值得嗎?
民眾對這些問題必須理智想清楚,如果大家不再樂意欣賞,且在每次有放焰火訊息,就積極向主辦單位抗議,才能使政治人物停辦浪費錢、不環保的焰火秀,將經費用在更需要的人身上,做更多更有意義的事。
國任(台北市/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