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輕接連發生多起公安事故,監察院要求環保署進行總體檢,學界日前首度揭露六輕總排碳量為四千六百多萬公噸,約需四萬七千個大安森林公園才能抵銷,其平均年增率達百分之十點四,遠高於全國平均值的百分之零點二。如此驚人的排碳量,六輕過去一直未主動揭露,在環保意識高漲之際,建議台塑企業未來能開誠佈公,定期上網揭露排碳量,落實企業社會自律。
由朝陽科技大學環工系教授王文裕帶領的研究團隊,自五月起動員二百五十人次進入六輕各廠總體檢,有許多重大發現。首先,六輕排碳量占全國總量百分之十七點六。其次,六輕三百多根煙囪排放的廢氣隨季風吹送,嘉義、台南的部分項目甚至比彰化、雲林嚴重。第三,原本為「緊急使用」的廢氣燃燒塔竟然被全年使用,由於燃燒塔排放廢氣未經正常處理程序,成為鄰近地區「異味」的源頭。
專家質疑,台塑為了省一點成本,竟把處理異常排放氣體的設備做常態使用,讓廢氣燃燒塔變成「合法暗管」,離譜至極。環保署官員則表示,化工專業人士都知道非緊急狀態不應使用燃燒塔,因為與設計目的不符,環保署年底前將修法訂出罰則,以杜絕這種不道德的投機取巧行為。
台塑集團則澄清,目前環保法規只就緊急情況下做規範,至於正常狀態並無明確規範,其他石化廠也都這樣做,而環保署也未開單處罰。如果環保署訂定明確規範,台塑會遵守新規定。此外,台塑也強調,臭氧的來源除了工業排放外,交通工具排放的廢氣更是重要來源,至於「異味說」純屬學者臆測。
針對「廢氣燃燒塔」的問題,這次若非研究團隊進入六輕總體檢,十多年來沒有人發現台塑竟長期使用燃燒塔排放廢氣。綜合學者專家、環保署與台塑集團的說法,我們建議在環保署尚未完成修法之前,台塑身為全國最大石化集團,更應做好自律,停止違規使用燃燒塔,應知這是不道德行為,原本應做為緊急使用的燃燒塔,不應變相成為常態使用。
六輕自一九九八年營運以來,排碳量始終是一個謎。這次如果不是學界主動調查,外界始終不了解六輕的排碳量每年成長率如此驚人。基於企業的社會責任,做好敦親睦鄰是台塑的基本工作,目前網路的發展一日千里,建議台塑能夠開誠佈公,定期上網公告總排碳量;同時也訂定內部改善計畫,讓全國民眾都能從網路上了解六輕節能減碳的成果。
全球節能減碳聲浪高漲之際,我國的溫室氣體減量法遲遲未能完成立法,如果這些高汙染、高耗能的工廠都不必主動公布最基本的排碳量,不知環保署如何要求其他企業做好節能減碳。台灣要具體落實節能減碳目標,現階段只能夠靠企業界自律,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更必須讓溫室氣體減量法早日完成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