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日本舉行的東京影展發生中國電影代表團團長江平要求我代表團更名,以「中國台北」名義出席。我代表團則堅持立場,決不同意更名一事。消息一出,國內輿論大譁,也對兩岸關係及進行中的五都選舉投下不可測的變數。
東京影展並非國際重要影展,但在亞洲地區仍算電影界的大事,近年歷次影展中,兩岸都有代表團出席,我方一直使用「台灣」的名稱參加,從來沒有傳出過什麼名義糾紛。這次首次發生此一事件,就時機而言,卻是最不利兩岸發展而可能帶來負面影響。
自從今年八月兩岸簽訂ECFA後,雙方政府及民眾都期待兩岸關係能更進一步朝開放、和解的方向發展;最近國外媒體訪問馬英九總統時,甚至提問敏感的「馬胡會」、政治協談等問題。可見國內外主觀認為,在和解氣氛下,兩岸關係可能、也應該會有更多的進展。
豈料,江平之舉再度上演「中共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戲碼,江平當時的態度蠻橫、語氣跋扈,令人錯愕而憤怒。在一個以藝術為主軸的國際場合,中國代表團團長卻有此突兀的政治之舉,難怪其代表團員私下抱怨江平「演得太過火」、「搞個人的意識形態」,連帶使雙方代表團都失去了在開幕前走綠地毯的機會。
在國際能見度更高的坎城、威尼斯或柏林影展中,我國都是以台灣的名義參加,中國代表團都沒有提出名稱問題;現在江平卻藉機鬧事,這究竟是他個人爆衝,或是別有深意的「扮黑臉」,目前不得而知,但已掀起軒然大波,難怪北京方面有兩岸問題專家評論表示,江平一句話,讓兩岸關係倒退二十年!
此事直接衝擊兩岸關係,主辦國日本也有責任。東京影展單位既然已經同意,並以「台灣」名義邀請台灣參加,當江平有此無理要求時,卻未能堅持立場,維護台灣的權益;事後甚至說出這是台灣和中國的事,主辦單位不便評論。這不是一個國際活動主辦單位應有的態度。
此事不只衝擊兩岸關係,也無可避免的影響五都選舉氣氛。由於國內多視五都選舉結果與二年後的總統大選息息相關,國民黨也把這次地方首長選舉的主調拉高到屬於中央層次的ECFA議題,想藉此突顯民進黨執政會不利兩岸發展。現在距投票日只有一個月,江平事件恰恰給了民進黨充分的理由,挑戰馬政府主張的外交休兵。
面對此一事件,我方總統府及行政院都即時發出嚴正聲明,要求立刻停止打壓,迅速補救。中國方面至今仍只表示會在二十七日的記者會中回應。但東京影展事件碰觸的是台灣人民最敏感的國際空間問題,中國方面應盡快具體回應,妥善處理。否則,再多的「讓利說」都擺脫不了統戰的陰影。
此次台灣代表團參加東京影展的主題是「美麗新世代」,主要在展現台灣新生代的藝術成就與力量,但也恰好點出了兩岸人民對未來的期待。兩岸政治領導人在處理相關問題時,應放下傳統的醜陋政治鬥爭,多想想「美麗新世代」這五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