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主中興》嚴凱泰帶領裕隆前進大陸

整理報導/編輯羅佑純 |2010.10.24
2535觀看次
字級

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與大陸東風集團董事徐平,九月二十九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簽定合約,「LUXGEN納智捷」將成為兩岸合作的自主品牌及唯一民族品牌,這不僅是兩岸汽車史上的里程碑,嚴凱泰將藉納智捷實現他的品牌大業,完成父母(裕隆創辦人嚴慶齡、吳舜文)未完成的遺願。

家教甚嚴 14歲赴美求學

一九六五年出生於台灣台北的嚴凱泰,父親嚴慶齡對他管教甚嚴,嚴凱泰沒有富家子弟的養尊處優。念書時,雖然同學會羨慕他優渥的家境,卻也常指著路上跑的裕隆汽車對他冷嘲熱諷,青春期的他處在「極端的虛榮、極端的悲哀、與極端不平等」,因此十四歲時央求媽媽讓他出國念書。

嚴凱泰在美國的日子並不輕鬆,不但要洗衣燒飯,還得在肯德基農場挑糞、幫全鎮居民倒垃圾來打工來賺錢,即便這麼辛苦的過日子,他心裡想的還是「如何救裕隆」,希望自己能接續父親「要為中國人的車子裝上輪子」那般霸氣。

一九八八年,一直以製造為本業的裕隆面臨主要經銷夥伴國產的拆夥風波,加上先前秘密進行研發「飛羚」時,裕隆與技術母廠日產(Nissan)關係緊張,母親吳舜文可說心力交瘁。

才從美國萊德大學企管系畢業的嚴凱泰,在接到一位父執輩的電話,告訴他「該是回來的時候了。」他決定回台,在裕隆風雨最飄搖的時刻,接下這個年紀比他大上十二歲,員工超過五千人的企業體。

25歲回台 振興裕隆

嚴凱泰甫接班時遇上兩大困境,一是老臣建言,令他無所適從;二是即將開放的GATT(WTO前身),將對進口車解禁,直接衝擊國產車市場,龐大的壓力與日俱增,束手無策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準時下班」,他說,「辦公室裡處處無解,所有的會議都沒有結論,大家對裕隆要做什麼事毫無共識,不如回家。」而裕隆連續三年虧損,更讓他揹上「敗家嚴」的批評。

後來,在當時中華汽車總經理林信義的支持下,他決心改變現況,實施「遷都三義,廠辦合一」,包括新店、台北等地員工,全都到苗栗三義上班,節省下大量的成本,在他全力拚流程改造中,他以百萬名車Cefiro創下連續兩年銷售冠軍紀錄,終於讓裕隆汽車起死回生,一九九六年,裕隆開始轉虧為盈。

至今,裕隆集團已是台灣最大的汽車集團,而嚴凱泰這段少主中興的故事,仍被許多人所津津樂道。

堅持自有品牌 前進大陸

裕隆在二十五年前首次推出自主研發的「飛羚一○一」,是當時總裁吳舜文傾全公司之力,率領工程中心團隊所開發,雖然當時因時空背景原因而收場,但也為裕隆集團留下深厚的汽車技術研發知識與人才團隊,成為嚴凱泰發展納智捷的重要基礎。

父母當年未竟的心願,是嚴凱泰接班後積極努力的方向。他深深了解,裕隆若不自創品牌,終究只是替日產、三菱等日本車廠「打工」。

因此當Cefiro大賣時,嚴凱泰卻停止使用裕隆品牌標誌,改掛日產「Nissan」的牌子,雖然遭「賣國」之譏,卻讓日產重新與裕隆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把高級車種Cefiro交給裕隆做;集團並分割為裕隆與裕隆日產,避免企業被「邊緣化」。

嚴凱泰揚棄父親創立的家門品牌,換上日產Nissan標誌的抉擇,憑藉的就是冷靜到近乎冷酷的理性。他說「這不是停止研發,也不是不研發,而是做更多與上、下游相結合的研發。」他把裕隆定為在專注內裝配備,努力成為「移動價值鏈領導品牌」的定位。

嚴凱泰先推動裕隆汽車分割計畫,將「代工」與「品牌」事業分割,成為裕隆與裕隆日產兩家公司,讓裕隆擺脫外國車廠的桎梏,有發展自主品牌的空間。

裕隆五年前啟動自創品牌汽車事業計畫,推出納智捷汽車,要走自己的路。原本不被不看好的納智捷,在台灣上市不到一年,已躋身台灣汽車前六大品牌。

展望未來 杭州打造汽車城

東風裕隆的合作案,是簽訂ECFA後,兩岸合作的第一個大型經濟項目,讓裕隆集團突破既有發展上的限制,一舉跳脫代工的產業型態、與台灣市場的區域窠臼,強化發展自有品牌的能量,並帶動兩岸汽車產業的互動與發展,未來前景將有無限可能。

裕隆總經理陳國榮說,資本額人民幣十五點五億元(約新台幣七十二點五七億元)的東風裕隆,未來將在大陸投入包括車輛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及相關轉投資業務,預計明年第一季完成第一期年產十二萬輛新車的生產線投產工作。

東風裕隆將生產「民族品牌」納智捷汽車旗下各式車款,其中第一款投產車型,將是今年六月甫在台上市的七人座運動休旅車SUV。

裕隆第一階段將率十四家零件協力廠到杭州蕭山設廠,並計畫複製當年中華汽車帶領三十家台灣協力廠,在福州成立「東南汽車城」的行動,在杭州打造「東風裕隆汽車城」,東風裕隆正著手挑出六十到一百家經銷商。

裕隆集團與東風汽車攜手,盼能藉由華人智慧、整合全球資源、致力於世界級的創造,在深厚的技術與人文關懷的基礎上,創造以智慧科技與綠能科技為核心的高端自主品牌「LUXGEN納智捷」,並力圖「以超越期待的創新」,讓自主品牌成為世界車壇新典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