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美國國家公園史,到處可見搞不清狀況的遊客拿食物餵熊、把小孩放在野牛背上拍照,或把手伸進滾燙的熱噴泉。不過《紐約時報》報導,近來各種事故的發生往往與「科技設備」脫不了關係。
遊客凱西最近去黃石國家公園玩,一邊用攝錄機拍攝她與一頭野牛的近距離接觸,一邊開著玩笑。她的男伴也拿著相機,去拍一頭一噸重野牛的近鏡頭。凱西說:「來看唐納被牛角頂!」
幾秒後,野牛好像得到了提示,低下頭向前衝,果然撞傷了人,受傷的竟是凱西。因為當時她正在用伸縮鏡頭,誤判了野牛離她有多近。
沒有常識 時常闖禍
今夏,一名法國青少年邊拍照邊往後退,從大峽谷南緣跌落二十三公尺後受傷。去秋,大峽谷一群健行者在他們的衛星定位裝置上按緊急呼救鍵,三度呼叫救難直升機。當公園管理局第二度抵達時,健行者解釋:「飲水有鹹味。」
與科技設備有關的搜救任務占多少比率,國家公園管理局沒做統計。不過管理局最近感覺到,在事故原因方面,除了過去常有的「黑暗」、「動物出沒」之外,不得不再加上「不注意周遭環境」這一條。
管理局承認,新科技當然也有好處。在遊客真正碰到麻煩時,科技的確可以救命。然而,現在大多數人主要是透過百無禁忌的電視節目「體驗」野外生活,使得遊客大大低估了他們沒常識的行為有多危險。
遊客經常只帶了手機或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裝置,沒什麼其他裝備,結果碰上了麻煩。洛磯山國家公園的發言人派特森說:「我們看過有些人完全依賴GPS,卻不運用普通常識或地圖和羅盤,結果害他們迷了路。」
隨時呼救 公園頭痛
洛磯山與很多國家公園一樣,不准設手機基地台,遊客以為手機通訊應該不成問題,但其實不然。派特森說:「有時他們打九一一,會打到遠在另一州的通訊中心,得花很多時間才能把情況搞定。」
公園管理員表示,他們要應付的新科技設備中,最令人頭大的是個人衛星訊息傳送裝置SPOT。它能把呼救訊號傳送出去,但無法雙向溝通。
在優勝美地國家公園負責搜救的管理員羅伯指出,有些情況根本不需九一一服務,「但他們一看到麻煩的跡象,就拿起SPOT按下緊急按鈕。」
然而,由於缺少雙向溝通,公園管理員無法評估呼救的嚴重性,因此就把它當成緊急狀況來回應。直升機開進大峽谷國家公園,每小時的成本可高達三千四百美元(約台幣十萬元)。
大堤頓國家公園發言人史卡格斯說:「有了電子裝置人們會期待:他們做了蠢事之後仍然會獲救。」
他說:「偶爾我們會接到已爬到山頂的某人打來說,天氣變了,他們不知道如何下山,希望派人護送他們。我們的回答是,你們在山裡熬過這一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