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踢踏舞植入感應新科技,與數位光影技術結合演出,是屬奇幻的「想‧響」自我對話旅程。舞工廠舞團創作《異響》,大膽使用鐳射光、呼吸燈等光影畫面,結合踢踏舞聲響節奏,在聲光畫面巧妙的安排下,引領觀眾自我對話,如白日夢般,徜徉在無限繽紛的異想世界,找尋最貼近自我的純真本質。
連續四年榮獲文建會優良扶植團隊的「舞工廠舞團」,以美式踢踏舞結合光影、數位感應等新科技,創作台灣第一支科技藝術踢踏舞作《異響》。《異響》是由二○一○
台北數位藝術獎入圍者施惟捷,負責設計互動科技的數位感應程式,讓傳統鋼琴也能發揮科技互動的藝術呈現。擊樂達人吳政君在設計音樂時利用iPad、聲音效果器、循環效果器等電子產品,改變聲音質地,和踢踏聲響共譜意想不到的意外聲「響」。
持續幫助弱勢團體的舞工廠舞團,今年贈送兩百三十張免費入場券,給愛加倍社會福利關懷協會、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讓更多聽障朋友們能進劇場看表演。
《異響》將於十一月五至十二月二十五日在台北、高雄、新竹、宜蘭巡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