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在人群裡看遊行,總統府前人山人海,有種無盡的歡騰。光輝十月由國慶、光復節及蔣公誕辰組成,穿卡基制服的那段學生歲月,自己也每年都要在這時節揮舞小旗上街遊行,秋老虎肆虐,長袖制服下,是汗流浹背的懊熱,好幾次差點昏倒街頭。
今年,卻秋高氣爽,有點陽光,有點微風,溫度是最舒適的二十二度,我和朋友手挽著手走在凱達格蘭大道上,彷彿看到當年的我,也在隊伍中踏著正步,雄糾糾、氣昂昂,熱血在胸中沸騰。
我總是走在班上最前一個,圍觀的路人看不明白我這貌不出眾的小矮個兒為什麼要走在前頭,好像一個隊長,也似學生代表,卻又不夠神氣。
其實那是因為我考了第一名,要在遊行之後接受大人物的召見,如今回想,第一名只有一人,的確是件出類拔萃的事,會讀書也算一項專長,我考試成績總可以拿到很高的分數,從小學到高中,大頭照總出現在榮譽榜上,一掛就是三個學期,旁邊的人換了又換,我卻沒有被人超越。
但是當時,過度自卑壓過了暫時驕傲,我長時間認定自己是班上極不起眼的一個,每一次經過公布欄,都覺得上面掛的不是我,極為陌生。
升上了大學之後,和全省精英一起較量,出類拔萃頓時變成敬陪末座,對教授台上的講解甚至一知半解;入了社會,表現更是平平,當年在十月遊行隊伍中的特殊地位,早已塵封進記憶中。
時光流轉,是國恩家慶的十月提醒我再一次回首從輝煌落入平凡的清寂,想來,也算城鄉差距使然。
我在中壢念書,小地方,競爭者有限,我自動自發在星期天到學校自習,其實根本不夠專心,午後還昏昏欲睡,書本上的東西並沒有百分之百融會貫通,但應付考試卻還行,再艱難的數理都可以考及格,及格就是第一,排在第二的同學,分數一差,就差我二十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