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萬事--療病五層次

星雲大師 |2006.07.12
1410觀看次
字級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語云:「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吃五穀雜糧維生,難免會生病。既然生病是人生必然的現實,吾人就應該正視,所以要有一些對治疾病的方法。以下療病的五個層次,提供參考:

第一,先做正當檢查:不少人「病急亂投醫」,一有病兆,沒有透過儀器先做仔細的檢查,就到處求診,甚至聽信江湖郎中之言,以為有偏方;不經科學儀器檢查,患病的真相不明,造成誤診、錯診,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醫療糾紛因此層出不窮。

其實現在的醫學科技發達,不管內科、外科,有很多的暗疾在科學儀器之前都會現出原形,這是現代人的福氣,應該好好利用儀器檢查,雖然要多花費一些金錢,但如果為了省錢,因小失大,等到發生大病可就悔不當初了。

二、遵照醫生囑咐:經過儀器查後,醫生必會告知醫療的方法、過程,這時必須打破自己的執著,跟醫生合作,聽信醫生的建議。如果醫療過程中不聽醫囑,則如《佛遺教經》所說:「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又如善導,導人善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   

三、認真醫療:經過醫師診斷,開給藥方,囑咐每天吃什麼藥,或是要你做運動、多休息等,一定要聽其指導,如說奉行,不可輕而忽之,唯有自己配合,認真醫療,病才能好得快。

四、心理樂觀:有病雖然要靠醫藥,但自我的心理治療功用更大。有的人本是小病,由於心理作祟,以為自己的病情嚴重,每天心情沉重,憂愁苦惱,鬱鬱寡歡,反而加重病情;有的人雖然病情嚴重,但他樂觀開朗,無形增加自己身體的抵抗力,疾病也會因自我的抗體增強而消失於無形。

五、與病為友:有的人生了急病,來得快,去得也快;也有一些慢性疾病,病情雖然不是很嚴重,卻不是一下就能治好,有的一拖數個月,或是數年,甚至一生,這時不能怨天恨地,也不要自怨自艾,只有「與病為友」,才能相安無事。就如我們交朋友,也非個個都很健全、美好,縱使有缺點,我們也不會因此捨棄。疾病也是一樣,身體有了疾病,要把它當成朋友,悉心愛護,和它同體共生,同情共理,所謂「見怪不怪,其怪必敗」。

綜上所述,所謂「有病方知身是苦」,無病時要多為別人忙,多為他人服務,多為國家社會奉獻;有病了,也必得多關心自己,多照顧自己。
 
經云:患病的眾生,應該對他多一分的照顧。誠哉斯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