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把辭世稱為「搬家」,這個詞彙耐人尋味。
有個作家病逝,家屬遵照遺囑,把其骨灰灑進大海。這件新聞並未造成轟動,大抵作家有推銷聲名的願望。適逢颱風過境,儀式草草完成。
人死,骨灰灑在大地、海洋、河川,已不新鮮。海峽對岸和台灣的名人,骨灰灑在海洋的也不在少數。
哲學家莊子,對遺體處置下過結論:「在上為鳥鳶食,在下為螻蟻食」。莊子若看見民初軍閥孫殿英挖開清代墓,把慈禧太后嘴中含的夜明珠摳出獻寶,一定大驚。
魯迅寫過一則雜文,寧願遺體給獅虎吃掉,也不願餵癩皮狗。因為「養肥了獅虎鷹隼,它們在天空、岩角、大漠、叢莽裡是偉美的壯觀,捕來放在動物園裡,打死製成標本,也令人看了神往,消去鄙吝的心。」接著諷刺的說:「但養胖一群癩皮狗,只會亂鑽、亂叫,可多麼討厭!」
中國是大陸性國家。傳統處理遺體方法,雖有水葬,但只是棄於江河。《南史.扶南國傳》記述:「死者有四葬,水葬則投之江流,火葬則焚為灰燼,土葬則痤埋之,島葬則棄之中野。」
人呱呱墜地,必須通過生、老、病、死階段。遺屍處置問題,自然是重要的事。偏是中國人避諱討論,且無興趣。這是不合情理的。
台灣四面環海。為了後代子孫,應該檢討土葬。但是改革習俗似乎比解決海峽兩岸問題還要困難。直白地說:遺體火化後,灑向大海,是合乎環保且保持土地完整的最佳方案。誰敢提出,挨罵。
我國文化非常奧妙,洋人是難學通的。一次菲律賓作家拉莫斯和我談起家庭狀況。問及我父親,我說「走了。」他問上哪兒了 ?答以陰國。拉莫斯問是否英吉利?我搖頭說「陰曹地府」。他感到慚愧,竟不知陰國在哪一洲 ?這個老傢伙倒挺精明,問:「目前陰國的領導人是誰?」我誠懇地告訴他:「閻羅王。你聽說過麼?」拉莫斯紅著臉搖頭:「抱歉。我真不知道。」
一日談起這事,星兒對我說,再有人問,不妨回答「爺爺已經往生了。」查《辭海》,才知道「往生」是佛教名詞。佛界認為,修行淨土念佛法門的人死後,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故稱「往生」。看了不禁捂嘴偷笑。若是拉莫斯聽了「往生」二字,會更感奇怪,在他心目中人類「蒙主恩名」,即上天堂,而重回人間豈不是怪誕?
一位老帥到北京作客。問及被迫害的祕書,毛統帥莞爾地說:「他已經嗚呼了!」毛的回答風趣,少人情味,且流露帝王氣息。是的,他案前那部《憲法》,真龍天子眼口,參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