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衛生署公布最新一季電視、電台廣告監控成果,查獲三百五十五則違規廣告,超過八成是宣稱有減肥、強化骨骼或肝臟解毒療效的食品,經查發現多為罰不怕的累犯,因此衛生署擬修法提高罰鍰,將單次罰鍰從現行最高十五萬元提升到三百萬元。
衛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分析監控數據發現,違規廣告產品型態以食品廣告二百八十五件占百分之八十點三最高、化粧品廣告二十四件次之;違規商品以「薑蜆真情」被查獲二十四次居首、「昇暘清唐速膠囊」被查獲二十一次;刊播違規廣告的電視台以「好萊塢電影台」和「超視」最多、電台則以「桃園電台」與「正聲廣播電台虎尾台」最多。
這些違規食品如何不當廣告療效呢?消費者保護中心科長祈若鳳表示,以違規次數排名前五名的商品來說,明明都只是食品,但「薑蜆真情」宣稱可讓肝臟解毒、「昇暘清唐速膠囊」暗示可治糖尿病、「四稜粉藤」宣稱肥胖者吃了更有效、「魚鱗膠原蛋白」宣稱可強化骨骼機能、「維力康護肝膠囊」甚至找人見證可讓肝硬化痊癒。
其中「薑蜆真情」與「魚鱗膠原蛋白」都是累犯,衛生機關累計開罰金額都超過六百萬元,仍無法遏止違規廣告。由於違規廣告產品型態以食品廣告最多,加上部分違規食品業者簡直屢罰不怕,因此,衛生署正草擬《食品衛生管理法》第三十二條修正條文,擬將罰鍰從現行的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提高為六十萬以上、三百萬元以下,希望在立法院本會期能順利通過。
衛署呼籲,合法藥品才有療效,若廣告內容描述某個食品也有同樣效果,需提高警覺,且堅持不信、不聽、不買、不吃、不推薦「五不」原則,並歡迎善用八○○二八五○○○檢舉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