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消費者近來開始擔心,玉米糖漿可能有害人體、造成肥胖,因此消費跌到二十年最低點。儘管上述觀點缺乏科學證據,業者已經著手將「玉米糖漿」(fructose corn syrup)改名為「玉米糖」(corn sugar),試圖扭轉產品形象。
美聯社報導,「玉米製品協會」(Corn Refineries Association)日前已向聯邦政府提出申請,用新名稱製作產品標籤,避免消費者混淆。食品業者廣泛使用玉米糖漿於飲料、麵包、穀類麥片和其他食品。
美國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可能需要花上兩年,決定是否批准變更產品名稱,但業者已開始在廣告中使用該名稱,推廣新名。
玉米製品協會會長艾利克森表示,新名稱將有助於消費者了解該產品。
儘管業者宣稱玉米糖漿和一般的糖一樣,但許多消費者逐漸刻意避免食用含有玉米糖漿的產品。第一夫人蜜雪兒曾表示,她不要她的孩子食用含有玉米糖漿的食品。
維護健康團體「科學公益中心」(CSPI)執行長強森表示,其實糖(sugar)和玉米糖漿的營養價值一樣,根本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因為重要的是,為了維持健康,人類應少吃糖。
美國醫學會也指出,沒有足夠證據顯示,應該禁止使用玉米糖漿。該學會認為,需要有更多研究,才能證明玉米糖漿不適合食用。
過去兩年,知名飲料開特力(Gatorade)及思樂寶(Snapple)、漢斯番茄醬(Hunt's Ketchup)廠商均已公開表示,不用玉米糖漿作食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