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際奧比斯防盲救盲基金會和渣打國際商業銀行今年的救助對象鎖定中國大陸,才和基金會董事長蔡瑞芳一起到武漢義診的資源發展處經理王雪筠說,醫療資源缺乏和貧窮的地區,對待眼疾患者都是一樣的,一位罹患先天性眼瞼下垂的幼稚園女孩小菁,從小就被人取綽號為「怪物」。
幼稚園的小菁,飽受鄰居、同學恥笑,沉默寡言;母親因為受不了長輩的指指點點與父親離異。小菁的父親長期在外工作,一場車禍造成下半身癱瘓,僅靠年邁七十的爺爺奶奶維持生計。爺爺在談到與奧比斯的因緣時,濃厚的鄉音說得哽咽,醫療團隊都哭了。
「我白天種油菜花,晚上當守衛;『飛機』來義診的消息刊在報紙上,而報紙是我在地上撿的;一張報紙救了我們家小菁。」經濟貧困阻礙就醫路,交通不便也是一大主因;小菁家距離義診的地方有一個小時的車程,那天下著滂沱大雨,沒錢坐車的爺爺只能背著她,走了足足四小時的泥路。
手術成功,小菁照著鏡子,用不清晰地口吻說:「我變漂亮了。」陪小菁回家的醫療團親眼見證,當鄰居看到術後的小菁所發出的讚嘆:「怎麼變小美人了?」人人爭相接近她,似乎有點現實,但她從此不需要再過孤獨受辱的生活。
中國腹地大,有人坐夜車就診,有人花了十多天才抵達醫院,比小菁爺爺四小時路程多的大有人在,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被醫治;被資源有限的團隊拒絕醫治,雙方都很痛苦,無法醫治的理由主要是過了黃金治療期,救不了,「被婉拒的人有的哭、有的激動得都跪了,只求醫師給個機會。」
一個專案、十多科的醫師,工作包括義診、教學、演講、病例討論,能診治的病患數僅約一百人,數百人會被拒於門外,因此奧比斯強調,父母應重視任何可能失明的症狀。王雪筠說,有的小朋友罹患先天視網膜病變,父母放任不管,直到失明才感嘆:「不知道會這麼嚴重。」救盲不如防盲,奧比斯要傳達的就是預防的重要。奧比斯基金會網站:www.orbi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