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惠法師
「一樹的果子」就是樹上長滿了果子,這是佛教裡一個很有名的出家人叫那先比丘,跟一個希臘的國王彌蘭陀王的對話。
這段對話起因於:很多人常覺得老天不公平,為什麼有的人美若天仙,而我卻相貌平庸?為什麼有的人絕頂聰明,而我卻愚痴無智?為什麼有的人富甲天下,而我卻一無所有?為什麼有的人健康長壽,而我卻一身是病?
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各種的不平等,因此常聽到「老天對我真不公平」之類的抱怨,彌蘭陀國王就以這個問題,來請教那先比丘。
於是,那先比丘便舉出了「一樹的果子」的譬喻,當一棵樹長滿了果子,這時候我們將樹上的果實摘下來,會發現到每顆果子都不相同。有的吃起來比較甜,有的看起來顏色比較漂亮,乃至有的還很生澀、很苦、不好吃,也有樣子長得不好看等等。
那先比丘問國王:「為什麼會這樣?是什麼原因呢?」
國王回答:「這個道理我懂,雖然是同一棵樹的果子,可是因為每一粒果子的因緣不同,譬如吸收養分的能力,或者是承受雨露的多寡,乃至於陽光照射的角度等各有不同,所以就會有不一樣結果。好比這顆果子成長的地方,陽光照射得多,旁邊那顆果子,剛好被隔壁的一棵樹,把陽光給遮起來,自然它們長成以後,就有甜和不甜的差別。所以,諸如此類,雖然是同一棵果子樹,長出的果實卻不一樣。」
那先比丘說:「您說得很對,同樣的,人長得好不好看,健康與否,賢愚不肖,為什麼會各不相同,也是這個道理。不是老天不公平,而是彼此的果報不同,佛教裡稱之為業。」
業就是身心的行為,有一種業可以引導我們來投胎做人,這種業叫做「引業」。大家都是因為引業而來投胎做人,可是做了人以後,人與人之間又有許多差別,造成這些差別的業叫做「滿業」。譬如:這個人長得好看,那個人長得比較差;這個人有人緣,那個人沒有人緣;有些人健康長壽,有些人體弱多病,這都是各個不同的滿業所造成。
為什麼會有這種滿業呢?就像那些果子一樣,受光面如果較少,自然比較不甜,因此人與人之間有著種種的不同,就是因為不同的滿業,不要怨怪老天,只要把自己的業做得美好,自然會有漂亮、健康、聰明的果報。(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