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市衛生局日前抽查轄內低價位的商品店鋪,二十件商品中,十九件產品外包裝標示不合格,不合格率達九成五,另有一件「muk.潮嘜活亮霜」生菌數竟高達標準值三倍左右,擦久了,恐怕會擦出一張大花臉來。
這次抽驗作業,從格子趣、十元商店、大創、彩遊館及美材行採檢二十件化妝品,除「muk.潮嘜活亮霜」(圖/中央社)生菌數超標且外包裝標示不清外,另有十九件產品的外包裝標示不合格。
衛生局指出,違規情形包括十四件標示不全(如未標示製造廠名稱、地址、用途、用法),一件標示涉及誇大、易生誤解(如述及具抗氧化修護細胞功能、強化頭皮細胞等),另有四件產品同時涉及標示不全及誇大、易生誤解。
衛生局簡任技正姜郁美說,化妝品不得有涉及誇大或醫療效能宣傳,前述違規商品已違反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可處業者新台幣十萬元以下罰鍰,且得連續罰。
此外,根據衛生署公告訂定的化粧品中微生物容許量基準,化妝品生菌數含量應小於一千CFU/g,且不得檢出大腸桿菌、綠膿桿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但「muk.潮嘜活亮霜」的生菌數竟高達二千九百 CFU/g 。
姜郁美說,化妝品富含蛋白質及油脂等營養物質,一旦遭到細菌汙染,就容易變質,進而危及皮膚健康。
「muk.潮嘜活亮霜」檢體採樣自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十一之一號的「髮元素造型館」,供應商是台北縣中和市大勇街二十五巷十一弄六號一樓的「康迪企業社」。衛生局除勒令販賣業者立即下架外,也將依消保法規定,命令供應商二個月內改善,若到時仍未改善者,即處以六萬至一百五十萬元罰鍰。
姜郁美呼籲大眾,購買化粧品時,應遵守「一不二要」原則:「不輕信誇大療效宣稱」、「要購買來源清楚產品」、「要認明完整中文標示」。也可以上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查詢這次抽驗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