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乏愛心人士,但很多人不知如何幫助貧窮兒少,在家扶基金會的「台灣貧窮兒少資料庫」上線後,問題都能解決!貧窮議題一直受到重視,卻礙於種種因素,遲遲未建立可以追蹤、單獨針對貧窮兒少發展的資料庫,而家扶在企業經費支持下,這樣的系統誕生了。
協助脫貧需要多少預算?內政部兒童局福利服務組長黃貞容指出,內政部針對弱勢兒少家庭的服務輸送預算就達兩億,在生活扶助和托育部分,去年更高達一百億八千萬,但這僅僅是協助「過生活」而已,還不算協助脫貧,主因在於,政府無法更有效地了解弱勢學童的心理、教育、就業和未來等發展。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王明仁指出,建立資料庫的目的,在了解孩子實際需求,朝貧困導致的健康問題、自卑和自信心低落的精神問題、學校與家人相處的生活問題,以及社會救助的福利方向作有系統地調查。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教授王永慈說,過去學者研究貧窮,多受限資料不足,數據只能取自主計處最高、最低的貧富差距和兒童局五年一次的兒童生活調查,「沒有一個依據是針對貧窮兒少的,我們數據找得無奈、分析得更辛苦。」現在卻每兩年就能追蹤調查一次。
資料庫上線後,產、官、學界都能收到資訊,家扶根據資料庫最新公布的貧窮兒少調查指出:八成三貧困兒少有各自長處、五成有運動天分、二成五有語文專才,還有九成七認為肯吃苦能達成夢想;這樣的結果,讓政府和企業對持續挹注資源更有信心。資料庫網站:http://tdcyp.cc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