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貨,其實就是生活用品,但因為這兩個字直接而粗獷,親切又討喜,時下許多店老闆因此被幻想為天生的玩家,後天的創作家,擅長為「物」注入靈魂。
一張手繪卡片,一只棉布袋子,一頂特製、手製的、獨一無二的小頑皮熊,像軟糖一樣色彩繽紛的方塊蠟燭,還有裱布做的個性札記本,玻璃珠串項鍊、耳環鑲嵌在花瓶上…,點綴浪漫的雜貨品帶著巧思進入生活,趣味隨手可拾外,還可以擴大生活圈,交到好朋友。在世界日報擔任美編的李吉雋就是其一。
樂於幫同事服務
「李吉雋,電話!」分機打到2272,如果本人尚在忙線中,旁邊的同事會善意的協助叫他或代為登記。自開舖以來,的確熱線來往不停,多半是上社內黏八達網站買東西的報社同事,有些細節要跟雜貨店主人討論,他接到電話,立刻耐心十足,巨細糜遺的介紹網上各色雜貨:「這一刻,我樂在其中,非常感念有機會幫同事服務。」
李吉雋說,黏八達是公司內部網站,顧客清一色是同事,最初只是想出清家中許多八成新的日用品,也會用麥克筆在安全帽上手繪圖案做為特殊收藏,完全沒想到營利,而是以分享的心情,讓雜貨流通,各取所需。「大家都混熟以後,彼此建立默契,也不用競標,直接出個價就把貨帶走。」買賣都在報社內單純完成,這小生意做來得心應手,毫無壓力。
被稱為「雜貨女王」的知名插畫家米力,開店動機則來自一份心願,「工作不能是生活的全部」,一旦對工作的得失心太重,便會成為一切煩惱的來源。於是,她重新調整生活步調,打算找回那個失落已久的自己。就這樣,開設了自己的雜貨網路舖「,要什麼樣的顏色自己加,要什麼樣的目標自己訂,沒有長程計畫,也不計較收穫,輕輕鬆鬆,坦然的面對自我。這真的是一件相當美妙的事!」她說。
在悠閒中找商機
開店計畫啟動後,米力把生活分割成了好幾塊,一塊是工作、一塊是家庭、一塊是自我,在工作裡得到養分,在家庭裡得到能量,在自我裡找到了成就感。
雜貨舖諸般開店秘笈,米力事先向另一半大熊請教,他家裡是開雜貨店的,還沒出生前,父母親便從大稻埕搬到三重的市場邊,從賣雞蛋、鴨蛋開始,慢慢的建構一個家,並且擁有了自己的店面,整個童年和成長過程,都和雜貨脫不了關係,只不過是從南北雜貨,變成了日式雜貨。
大熊還向妻子開玩笑說:「小時候是賣鴨蛋、醃醬菜,沒想到四十歲後又開始重操舊業,」夫妻的雜貨經,愈來愈道地。
喜歡自由自在而向銀行辭職,改在網上賣東西的趙友萍則認為,網上開雜貨店的真正樂趣是在採購上,旅行、逛街、散步…所有的外出行動都是構成採購的元素,在其中,打開視野,累積人文素養,在悠閒中找商機,「開雜貨舖最迷人之處,就在這裡。」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