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幾年前,金戈鐵馬的軍旅時期,曾自桃園大溪行軍北橫公路,三十天,八百公里日夜顛倒的晝寢夜行的訓練,讓我直至宜蘭縣境,還幾乎對
北橫沒甚麼印象———因為都是晚上行軍嘛,只知山上的星月很美。
直到明池、棲蘭這一段路,我們才有較多時間的休憩,也恢復在白天的行軍兼演習。此時,我翻開軍事地圖,才發現這段公路,簡直像腸子一樣,彎彎曲曲,而狹小的道路兩旁,高聳的檜木,蔭滿公路,讓空氣中,飄浮著濕冷的氛圍。那時是冬天,穿著軍服大外套,慢慢走過這段森林公路,印象最深刻的是,山中竟然有一座名叫「明池」的山莊……,雖然沒能進去,但在晚上少見房舍和人煙的二十多天行軍中,看到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開墾森林而蓋建的別墅型山莊,真有重見天日之感……。
三十多後的今年七月,我重新來到明池。
這旅程其實是在捷運車廂看到的明池山莊廣告而興起的。三十年前瀰漫在雲霧山嵐裡的明池,或許已是新建或改建了,但仍召喚著我回去看看;恰好老妻生日,我便邀請她一起來一趟明池之旅。
拜雪隧通車之便,山莊的中型巴士接駁車,不到三小時,便把我們從車水馬龍,人聲喧囂的台北,運送到海拔一千兩百公尺的明池山莊了。這裡氣溫自然比酷熱的台北至少低了七、八度左右,真是涼爽避暑的好地方呀!
明池和棲蘭及附近的神木園區,現在都已成為「馬告生態公園」的範圍了,而明池和棲蘭山莊,也委託民間公司在經營住宿和森林旅遊了,除了山莊,還蓋了許多小木屋,這或許會帶來較多人潮,有人擔心會破壞山林的生態和寧靜,所幸,也成立了生態公園區域了,有了種種維護和限制措施,這裡,沒有像阿里山或日月潭的觀光客那麼多,也是陸客團不會到的,因此山上依然林木參天,幽靜自然。
明池範圍不算大,除了那全國最美的高山湖泊———也有「北橫之珠」雅稱的明池湖外,山莊附近可繞行的步道也不算多,兩天一夜的行程,可說是真正的悠閒。因此,除了兩、三次到明池湖彳亍閒逛,飽覽山水植物的生態之美外,我用耳朵聆聽到的,還有特有的明池之聲。
森林蟬聲大概是最先震撼我的。下午初抵明池湖園區,我就聽到一陣陣類似琴弦拉出又反彈回來之迴聲似的嗡嗚,一直圍繞在山谷。起先,我以為是山風拂動樹林的聲音,可是身旁風是微風,四周林葉並沒甚麼搖曳生姿呀 !嗡嗚———嗡嗚———的聲音,從午後到黃昏,我回到賓館時,一直都聽到。但似乎只要是大自然天籟的響聲,其實並不煩人,我不禁問山莊賓館人員那是甚麼聲音呀?她說是蟬聲。次日早上,我再問導覽園區的志工,也說是山林的蟬音。我說:「不對呀,我在台北聽到的蟬聲,都是知了知了般的斷續有序,不像這裡如山風鑽入竹林,繞了一圈再奔騰而出迴響,那聲音是波波有韻的……」。志工說:「森林的蟬多,夏季又是求偶季節,萬蟬齊鳴下的音效,可不是城市的蟬聲可比擬的……」。
近年來的明池,也常聽的到豎笛(黑管)或薩克斯風的聲音迴響在池邊或山谷。原來是山莊業者請了兩位分別吹豎笛和薩克斯風的林先生,早、午兩場在明池湖畔的涼亭,演奏樂曲。湖中的一隻黑天鵝,聽到樂曲,總會游來涼亭周圍,好似他們的知音;這景觀,經過媒體報導,已成明池吸引遊客的的節目之一,我和老妻就在亭內聽著他們吹奏一小時,頗覺雅趣。但即使你不在涼亭,而在周遭的步道,或在較遠處的山莊裡頭,於寧靜的山林,能聽到他們傳來隱隱飄來的笛聲,山中的寂寥感就會消失許多,也彷彿有踏花歸去,自有馬啼香的安定和雅致呢!尤其,晚上的山莊餐廳,也安排兩位林先生輪流吹奏,無論在山上的森林小屋、或在明池神木旁閒坐乘涼的遊客,都聽得到音樂———這是明池的雅音,比我以前在廬山風景區,夜晚到處聽到喧嘩的卡拉OK聲好多了。
明池夏涼,山莊旅房根本沒裝設冷氣機。入晚一片寂靜好眠,但明池又不似以前曾在北海道十勝山區的旅館的深夜,我被連根針掉下去幾乎都可聽到的靜謐,竟然驚醒於黑暗的旅房中。可見住慣台北的人,太安靜了,反而會被「嚇」醒呢!明池夜晚以後,莫氏樹蛙的ㄍㄨㄚ、ㄍㄨㄚ聲,此起彼落的,有時蟲鳴相互呼應,非常熱鬧,但這種熱鬧反讓我能睡得著哩!直到清晨近五點,我又聽到林中聲勢旁大的鳥聲,似乎牠們全一起傾巢而出了呢,但如同蟬噪林愈靜一樣,清早的山鳥齊鳴,使得山莊顯得更加幽然了。因著鳥聲,我和老妻決定起床,到山莊後的苗圃幽徑去行走一番。
去明池,除了山光湖景,不要忘了聆聽、探訪一些明池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