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心事】踏破鐵鞋無覓處

羅秀美 |2010.09.20
23968觀看次
字級

「踏破鐵鞋無覓處」出自宋代詩人夏元鼎〈絕句〉:「崆峒訪道至湘湖,萬卷詩書看轉愚。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詩人說道,為了學道,由甘肅崆峒山一路辛苦的尋訪到杭州西湖附近;愈想從萬卷詩書中尋找答案,愈容易變得痴愚。即使把最堅固的鐵鞋都磨穿了,仍一無所獲時,卻未想到答案竟毫不費力地出現在眼前。

南宋詩人夏元鼎(約一二○一年前後在世),浙江永嘉人,生卒年均不詳。字宗禹,自號雲峰散人、西城真人。夏元鼎博覽群書,履試不第。後奔走燕齊之間,擔任賈、許二帥之幕僚,出入於行伍間。

其後,某夜因感異夢,來到南嶽祝融峰,遇到赤城周真人,求其指示,乃大悟。至此,夏元鼎已屆五十,終於棄官學道,其所述丹法為調自身修煉,屬於「南宗清修派」,亦與南宋學者真德秀交好。

夏元鼎能詩擅詞,此詩為其名作,詩中道盡他自身的求道心聲,後二句「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更是傳世佳句。

詩前兩句,由西徂東的艱辛訪求,博覽群書卻益轉痴愚;無論如何尋找,即使摩頂放踵亦未收效,卻沒想到後來完全不花一分力氣便找著了。這已充分說明了一心執著未必能獲得回報,事物往往就在我們放棄之際,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

誠如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所言:「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急欲想要得到的事物,往往在我們焦慮執著之際,遍尋不著,卻總是在無意之間發現它正好出現在燈火希微之處,靜靜地等待著有緣人的留意呢。

由夏元鼎一生苦求及第為宦、卻不甚順遂的歷程看來,此詩真可說是他一生訪道的最佳註腳。

「踏破鐵鞋」的焦著,令人洩氣;一旦「得來全不費工夫」時,便能立時理解到何謂「放手」的道理。握緊拳頭,很難擁有什麼;只有放開手掌,才能擁有全世界。此詩流傳甚廣,至今未曾衰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