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國建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而誠十四日表示,大陸存在負利率問題,通膨壓力升高,在貨幣供給量過多下,大陸房地產泡沫遲早會破,只是時間問題。中國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暨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大陸打房政策應考慮對投資性的購屋課稅,且調升存款利率時不提高放款利率,以免泡沫經濟的危害。
華而誠在「後金融海嘯時代風險管理趨勢與銀行業面臨之挑戰」研討會發表演說,他指出,後金融危機時代過熱的房地產與刺激經濟計畫的結果,使大陸銀行經營風險擴大,信貸風險也暴露出來。當局曾以「國十條」來打房,但效果不明顯。他強調,經濟結構的調整,才是大陸經濟可持續成長的關鍵。
「人行可能升息0.27%」
今年大陸物價年增率確定超過百分之三,人行應該會採升息措施。華而誠起初未正面回答人行會升息多少,但隨後表示:「可能達零點二七個百分點。」
他說,升息是為了抑制通膨,但如果外貿仍有某種程度的順差,人民幣還是有升值壓力。他認為,升息與升值都可控管通膨,如果能選擇,當然是選擇匯率升值,因為匯率升值後,物價上漲壓力就會減輕
;升息則是比較嚴格的政策,但雙率政策的效果相輔相成。
在人民幣升值議題上,華而誠認為美方虛張聲勢的成分居多,因為兩個經濟體日趨重要,好像連在一起了。中美貿易順差縮小並非匯率有什麼變化,因為匯率不能解決結構性問題,重點是美國應減少消費、增加儲蓄;大陸剛好相反,應增加消費,降低儲蓄。
郭田勇則表示,現在銀行負利率情況嚴重,且負值愈來愈大;他不主張全面加息來控制通膨與資產泡沫,認為可採取將銀行存貸利差縮小的方式,例如貸款利率不宜動,存款利息卻提高,如此可讓大部分中下階層受惠,對平衡貧富差距有很好的效果。
對人行究竟會不會調整利率,郭田勇不確定,但他也說,上半年大陸企業普遍獲利很高,升息一碼銀行營利大約會減少人民幣幾百億元,但這對營利達人民幣三千多億元的陸銀來說,是可以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