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陣陣,桂花盛放,給清秋的大自然平添了幾分魅力。屈原在《楚辭.九歌》中就有「奠桂酒兮椒漿」之吟唱。桂花,亦名「岩花」,如唐李勃〈留別南溪〉所云:「欲知別後留情處,各種岩花次第開」;而宋‧范成大的〈岩桂〉詩則稱桂花為「木犀」,詩云:「病著幽窗知幾日,瓶花兩見木犀開。」
桂花有丹桂、銀桂、四桂之分。金桂花色橙黃,嬌豔絢麗,詩人讚之:「丹葩間綠葉,錦繡相疊重」,銀桂清姿雅質,香味最濃;楊萬里的「雪花四出剪鵝黃,金粟千麩糝露囊。看來看去能幾大,如何著得許多香」,描繪的就是銀桂;宋代呂之聲認為在秋天,唯桂花最美,正如他在〈桂花〉詩中所云:「獨占三秋壓眾芳,何誇橘綠與橙黃」;北宋謝逸在〈岩桂〉詩中寫道:「輕薄西風未辦霜,夜揉黃雪作秋光。摧殘六出猶餘四,正是天花更著香。」詩人視桂花是由雪花著香後幻化而成的,獨見新妍。
唐代白居易面對不凡桂花,不禁吟道:「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嫦娥更要無?」宋之問認為桂花不是凡物,寫道:「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宋人楊萬里筆下的桂花出神入化,詩云:「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宋代韓駒在詠桂花的詩中也寫道:「月中有客曾分種,世上無花敢鬥香。」這種月桂相連,充滿詩情的意境,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