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年底,世界貿易組織(WTO)日內瓦總部內熙來攘往的休息區,六張表情嚴肅的東方臉孔兩兩相望,低聲的用中文交談;悠閒談天的旁人不知道,這是兩岸智慧財產機構官員的第一次接觸。透過台灣駐WTO代表聯繫,當時到場開會的智慧財產局(智慧局)專利組組長的王美花,與同樣是女性的大陸國家知識產權局(國知局)條法司司長文希凱作為代表,兩人就在WTO會場外找了張空桌子。
「聽說國知局不受理台灣主張優先權的案子嗎?」王美花先開口,「是啊,我們不受理。」王美花再問,「為什麼,台灣與大陸不是都加入WTO了嗎?」對方悠悠地說,「不一樣,這是巴黎公約的問題,所以我們沒辦法受理台灣的案子。」
沒共識,不到十分鐘,兩岸智財官員的第一次接觸就結束。
王美花沒想到,八年後,兩岸簽署了智慧財產權保護協議,互相承認優先權。
從沒共識 到交朋友
台大法律系畢業後就考入經濟部的王美花,從訴願會調到智慧局工作,二○○二年台灣加入WTO後,時任專利組長的她面臨幾十件大陸企業來台主張優先權的問題。
當時台灣企業也陸續透過大陸專利代理人到大陸主張優先權,代理人傳來的消息卻是:「不用申請了,因為一定不會過」。但王美花主張我方應遵守WTO規則,傾向開放,認為若大陸單方面不承認,成為國際爭端,我方才有籌碼;但請示陸委會後,結論是「既然對方不接受,我們何必接受。」
兩岸官方從此再無接觸,零碎的火花轉向在兩岸學術單位之間點燃,然後又燒回智慧局。
因為參加台灣學校智財研究所舉辦的學術研討會,大陸智財機關的官員挾著顧問身分,前撲後繼地來到台灣。智慧局欣喜作東,這次王美花從「交朋友」開始,飯桌上不談業務,聊的是彼此的修法內容與審查業務,看誰的審查速度快,比誰的審查官業務比較重。
桌球外交 大獲全勝
話題還延伸到了運動,一位大陸官員預告將來台的國知局副局長張勤桌球練了三、四年,可與喜歡運動的王美花來場友誼賽,結果張勤帶著球衣與球拍赴台,戰了五局是五局皆敗,王美花大獲全勝。
王美花被眾人問「為什麼不打政治球」,王美花當時笑說,「我不太會打政治球。」
張勤預告下次來台的另一位副局長李玉光球技更高,曾拿下大陸中央部委官員比賽的第二名,王李大戰的比分是三比二,王美花又贏了。
王美花表示,李玉光打得非常好,只是他們習慣用「直拍」,王美花用一面顆粒、一面平拍的「橫拍」,讓這些大陸官員捉摸不到球路。張勤很不甘心,回北京後指示前桌球國手秘書的球拍也換成「美花款」,與他練習。
紅線難抓 全憑摸索
二○○七年底,前任的智慧局長蔡練生卸任成為轉機,蔡練生轉任工總祕書長,牽線讓兩岸舉辦首次由官方為主的專利論壇;曾經舉辦過但停擺的兩岸商標論壇也起死回生,建立雙方每年互辦一次論壇的默契。
論壇上,發表的是學術與業務情況
;論壇下,雙方官員閉門交換意見。二○○九年第四次江陳會的夜晚,智財權議題確定納入第五次江陳會協商,王美花的直覺是「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早有好多的議題在她腦海中盤旋。
「協議最困難的是『紅線怎麼抓』。」王美花說,「兩岸不是國際協議,有特殊性,有時候是WTO+(政策比WTO優惠),有時又WTO-(比WTO少惠)。」
尤其是因涉及主權而最困難的「優先權」問題,一開始就被智慧局列為議題,但陸方主張「先易後難」,到第五次江陳會倒數一個月才確定納入協議。相關細節直到江陳會前一天的預備性磋商時才有結論。
「其他的議題就像已經有一本簿子了,只要討論要在裡面寫什麼;但優先權是連簿子都沒給我。」王美花最近也忙著去其他部會傳承談判經驗。
贏得友誼 開拓前景
兩岸之所以能夠突破優先權爭議,簽署協議,為兩岸智財發展再下一城,王美花判斷原因,可能是大陸也認為優先權是雙方亟待解決的問題,畢竟沒有優先權的協議,與沒簽無異。另外,智慧局在每次的交流展現專業與真誠,因此贏得尊重。
王美花沒提到的是,她與對岸官員建立起的互信基礎。王美花辦公室掛著李玉光兩次來台送的攝影作品,一張是拍澎湖潮水,一張是蒙古絢爛的風景,後者還可隱約看到李玉光倒映在草原上的身影。
李玉光去年五月來台,王美花陪喜歡看電影的李玉光到西門町看《星際爭霸戰》。王美花笑說,怕律師老公顧立雄會吃醋,殊不知她不只拉近兩岸官員的距離,更點亮兩岸智財發展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