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是歷久不衰的流行色,但國際時裝界近年也有這樣一句話:「綠色是新的黑色。」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少數幾位滿懷熱情的設計師,默默實驗創新的「零廢料設計法」,部分觀念已開始打入主流。
20%布料 進垃圾桶
「零廢料設計」(Zero-waste design)指的是設計特殊樣式的服裝,讓剪裁時不留下太多廢布料。如此前衛的做法聽起來似乎有些古怪,一旦盛行卻可以讓我們每年少製造數百萬噸的垃圾。
《紐約時報》報導,服裝界專業人士指出,裁製服裝的布料約有百分之十五到二十最後進了垃圾掩埋場,因為丟掉它比再利用它還要省錢。
美國紐約帕森斯新設計學院曾透過電視節目《決戰時裝伸展台》,激發一批新進設計師的靈感。該學院本月將開辦全球首見的「零廢料設計課程」。
特殊剪裁 減少廢料
芬蘭籍設計師提姆‧芮沙南(Timo Rissanen)是推動零廢料設計的先驅之一,也是帕森斯新設計學院的時裝設計及永續課程首席助理教授。
談到他初入零廢料設計領域的感想時,他表示:「基本上,我必須再次學習如何設計。最初一年半不斷在錯誤中摸索。」
減少廢料的方法之一,是設計一種包含三角形襯料、口袋、衣領及邊飾的服裝樣式,讓各部分如拼圖般結合。
這些設計師各有偏好的剪裁法,包括馬克‧劉(Mark Liu)的「線鋸剪裁」與朱利安‧羅伯斯(Julian Roberts)的「扣除剪裁」。當然還有另一個方法,乾脆不剪裁布料,直接把它套到人體模型上,然後塞、堆積成層、縫合。
然而,這些方法對大型廠商並未產生太大影響。帕森斯學院時裝部主任柯林斯(Simon Collins)表示:「那些大廠商全都只是稍做嘗試,卻覺得很難真正投入。」
改造設備 費用可觀
成本與既有設備是一部分的原因。例如,商用粗斜紋棉布的標準寬度是六十吋,如果採用不同的寬度,可能改變布料剩餘的數量,也必須重新設計供應線。雖然永續設計未必成本較高,但是改造一座工廠則顯然費用可觀。
與芮沙南一起在帕森斯教授課程的史考特‧麥金利(Scott Mackinlay),其所創立崇尚天然的時尚品牌Loomstate能實施零廢料,也是因為他得到了一家牛仔布料廠商的財力支援。
然而芮沙南毫不氣餒,他說:「我們難以接受廢布料多達百分之十五。我們喜歡傑出的設計,卻不喜歡浪費布料。」
不只環保 兼顧品味
此外,時尚品牌推行「零廢料設計」還有一個左右為難之處:如何不犧牲品味而做到零廢料。設計師心裡清楚,在時裝界,如果東西不夠漂亮,隨便你怎麼環保,都賣不掉。這也是帕森斯零廢料課堂的學生,日後需要學習和揣摩的。
地球瞭望出版社(Earthscan)預定明年二月,推出芮沙南與同是零廢料設計先驅的愛麗森‧吉威爾(Alison Gwilt)合著的《打造永續時裝》。芮沙南並將與另一位設計師荷莉‧麥基蘭(Holly McQuillan),明年春秋兩季在紐西蘭及紐約舉行零廢料時裝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