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快速病毒檢測 半天即知

 |2010.09.01
1382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南訊】病毒檢測法大突破!成大生物醫學應用實驗室研發超快速的病毒檢測法,利用奈米孔洞捕捉病毒,再經雷射光照射,從病毒不同的光譜中確認種類,約半天即可測知,比起傳統檢測方式,只要六分之一的時間,在疫情緊急時,快速篩檢可有效防疫。

成大材料科及工程學系主任廖峻德表示,過去生物醫學上不論是哪一種病毒檢測方法,都要先培養、繁殖病毒,達到一定濃度才能檢測,但這種新型的方法,不須先經檢體複製的程序,即使濃度低也能百分之百正確檢測,大大縮短檢測時間。

負責這項研發的人員之一張家維則表示,新的方法突破了過去生物醫學的範疇,使用台灣最擅長的半導體晶圓技術,才能有飛速的進展;實驗室已陸續將研究成果在國際上發表,生醫界都覺得「快速得令人難以相信」。

病毒比細菌還小,該如何捕捉檢測?實驗室指出,病毒的直徑約在二十到兩百奈米間,非常微小,實驗室利用半導體的晶圓技術,針對不同的病毒尺寸,在鍍金矽晶圓上打下不同大小的奈米孔洞,再將病毒液灑在晶片上,即可經由漏斗型的奈米孔洞,捕捉到特定大小的病毒。

再經雷射光照射病毒表面的蛋白膜,不同的病毒在拉曼光譜儀上有不同的表現,就像每人的指紋不同一般,進而建立病毒的指紋圖譜,準確辨識出病毒。

廖峻德表示,若直接以雷射照射病毒,會因為訊號不夠強,難以辨識病毒,但經過奈米孔洞的「陷阱」,準確抓住病毒可增強偵測的訊號,而雷射光的成本並不會特別高,各家醫院應該都能有這項設備。

實驗室目前已檢測各種不同大小的病毒,包括前一陣子非常知名的H1N1流感病毒、腺病毒等,都能準確捕捉測定。

實驗室指出,未來從病患身上採得的病毒檢體,只要經過純化的程序,約須半天,即可馬上檢測,過去純化的病毒必須再經繁殖複製,約須三天時間,如果要分析詳細的基因,須要更久,但新的方法針對同型但基因突變的病毒,也能很快分辨兩者不同。

廖峻德表示,在疫情緊急時,能快速篩檢病毒種類,馬上給予正確的治療,對防止疫情的擴散及人員傷亡,應該有很大的幫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