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感的李小龍商標,加上亮紅色餐廳內裝設計,餐點強調「營養還是蒸的好」,這就是中國第一大中式快餐業者「真功夫」,它在大陸共有三百多家直營店,並以每年增加一百店快速成長。董事長蔡達標今年計畫新開店面約一百家,估計花費金額約一點五億元(約新台幣七億元),目標在開到一千店時掛牌上市,展開每年四百家至五百家的展店新階段。
為解決真功夫快速成長引發的人才不足,真功夫在廣東東莞成立「米飯大學」,預計未來五年內累計投資人民幣二億元(約新台幣九點四億元),每年培訓至少三千名管理人才。
富士康調薪百分之三十,但餐飲業的真功夫早在今年四月起,就全面調整一線員工的薪資,平均調薪幅度約百分之二十,讓高達一點三萬員工受惠,並增加餐廳員工在工作日用餐打六折的員工福利。
平價快速 標準化製作立功
真功夫創立於一九九四年,蔡達標與另一位創辦人潘宇海各自出資人民幣四萬元(約新台幣十八萬元),在東莞一○七國道旁開出「真功夫」的前身「一六八蒸品速食店」,蔡達標負責公司總體規畫,潘宇海負責生產和品管。
由於「一六八蒸品速食店」平價又快速,獲得國道司機喜愛,常常高朋滿座,當年底就開出第二家分店,之後更快速展店。為了快速複製中式快餐店,一九九七年,蔡達標與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合作研發「電腦程式控制蒸汽櫃」,以達到中餐標準化製作,也讓蔡達標決定進入東莞市區。
蔡達標在一九九九年走出東莞,進入廣州及深圳。隨著公司愈做愈大,品牌的打造和管理成為新課題,蔡達標找來知名行銷專家葉茂中,二○○四年將品牌名稱改名「真功夫」,並開始進軍中國一線城市,二○○八年底總店數一舉突破三百家,且全數都是直營店。
三百家店,一度被內行人視為可能全面失控的起點,但蔡達標找來資訊長(CIO)王磊。王磊在百勝集團肯德基有十年經驗,經歷肯德基從三百家店成長到三千家店,王磊將肯德基的經營模式嫁接到真功夫身上。
王磊設計一套以真功夫達到一千店的資訊管理系統,讓真功夫安然度過三百店的瓶頸,新的點餐系統也提高點餐效率逾一倍。
股權紛爭 考驗著經營智慧
真功夫在生意上的成功,卻因家庭失和面臨危機,蔡達標在二○○六年與創辦人潘宇海的姊姊潘敏峰簽字離婚,原本蔡達標和潘宇海各自持有真功夫百分之五十的股權,離婚讓潘敏峰享有蔡達標所持股權的一半,即百分之二十五。但雙方簽署的離婚協議書上,潘敏峰用自己所持真功夫百分之二十五的股權交換兩個孩子的撫養權,就此埋下股權紛爭的導火線。
到了二○○七年底,真功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並引入了來自香港今日資本和中山市聯動創業投資兩家 合計人民幣三億元(約新台幣十四億元)的資金,兩家機構各占有真功夫百分之三的股份。
至此,蔡、潘二人各自所持的股份由百分之五十降到了百分之四十七,依然保持均衡對立。
為了讓真功夫「去家族化」,加上蔡達標與前妻的股權紛爭,蔡達標去年開始與潘宇海決裂,雙方爭奪公司股權愈演愈烈,已經損害公司形象及營運,如何讓家族紛爭圓滿落幕,正考驗著蔡達標的經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