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巾上鄧小平的話 促中國改革

 |2010.08.29
451觀看次
字級

在深圳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慶祝活動前夕,鄧小平長女鄧林也到深圳出席相關慶祝活動。對鄧林而言,在深圳成立經濟特區的鄧小平「沒有走上過神壇,因此就沒有走下來的必要。他在他的位置上幹了他應該做的事情,而且做得非常好。」

《南方都市報》報導,鄧林二十二日在深圳接受訪問時指出,有段時間外傳鄧樸方(鄧小平長子)在海外有存款,鄧小平為此特別召開家庭會議,鄭重詢問此事,要家族成員必須表態。「父親對我們的要求是,國家法律不能侵犯,作為個人應該對國家有貢獻,有所作為。」

一九七七年十一月,鄧小平到廣東視察,在聽到關於有民眾「逃港」的報告時,鄧小平沉默了一會說,逃港說明大陸的生活不好,(兩地)差異太大。此時,他已考慮為大陸的改革開放開闢一個窗口。

一九八四年一月,鄧小平第一次來深圳,因為「辦經濟特區是我倡議的,中央定的,是不是能夠成功我要來看看。在深圳兩天的時間裡,馬不停蹄地進工廠、下農村,掌握了大量一手材料。

一九九二年一月,小平再次來到深圳,看到深圳發生巨大變化,鄧小平顯得興致很高。以往他在參觀時大都不說話,也不發表任何言論,但那次來深圳,他一反平時的沉默寡言的狀態,不停地問。

在參觀深圳國貿大廈時,他突然滔滔不絕地發表大量講話,以至於鄧林和其他身邊的工作人員來不及準備錄音機和紙來記錄,情急之下,鄧林用幾塊疊起來的方形紙巾上記下鄧小平的話。這些記錄後來成為改革開放的重要指導思想,為後來的大陸改革起到了巨大作用。

鄧林說,鄧小平南巡時穿著的夾克是臨行前她買的,父親原一直穿中山裝,穿夾克是要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的氛圍相匹配。但衣服買回來後,發現有點大。家人要重買,他連連擺手說不用,只把衣服改一下就穿了。此後,鄧小平一直穿著這件改過的夾克衫,還笑呵呵地說:「這是我第一次穿這麼舒服的衣服。」

鄧林說,鄧小平退休後的生活很規律,他愛看報,桌子上的文件堆得高高的,他非常關心國家命運和民族命運。「他一直有一句話,世界給中國的機會非常少,這次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如果我們不抓住,我們對不起我們子孫、我們的國家。」文革後,這代領導人有了這樣的想法,才有改革開放,才有了現在的面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