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人員日前表示,有多達七千七百萬孟加拉人(即半數人口),因為飲用受汙染的地下水而長期接觸砷,面臨早死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此極為重視,並稱之為「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口集體中毒」。
根據一項對一萬兩千名孟加拉人進行的十年研究,有超過兩成研究對象的死因,與飲用受砷汙染的水有關。砷會導致癌症,也會使得肝臟、皮膚、腎臟與心血管系統中毒。
WHO聲明表示,此事件的嚴重性已經超越前蘇聯的車諾比核洩漏事故,以及印度博帕拉的毒氣洩漏事件。
負責研究的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的哈比布說,孟加拉數千萬人面臨極大的早死風險,須立即採取行動以降低砷暴露,以及找出可替代的安全飲用水源。
孟加拉的國民生產總值不到兩百美元,在這樣一個窮國中,政府為了讓人民能有乾淨飲用水,數十年間在各地鑽了近千萬口水井。
然而,由於地下水遭受砷汙染嚴重,使得這項政府最引以為傲的「潔淨飲水」政績,如今卻成了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孟加拉首宗砷中毒事件發生在一九八三年,當時病患出現的中毒症狀包括:上胸部、手掌、腳掌皮膚損傷與疼痛,以及手臂、腿部皮膚色素沉澱。根據印度加爾各答熱帶醫學院皮膚科的調查,確認該病症是因長期飲用砷汙染井水所造成。
汙染物除來自自然界外,也會因人為活動(如採礦、鑿井、施灑農藥)所帶至。
目前全球約有七十國有飲用水含砷的問題。印度的西孟加拉地區、阿根廷、智利,以及墨西哥、美國內華達州、新墨西哥州與新罕布夏州的部分地區,都有某些區域有民眾飲用遭砷汙染的地下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