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步】 羅登堡的鬼魅之夜

孟樊 |2010.08.24
563觀看次
字級

我們一行人驅車離開海德堡之後,上了高速公路,往東前行,很快來到有著「中世紀寶石」之譽的羅登堡(Rothenburg)。羅登堡(或譯為羅騰堡),常又被稱為「陶伯河上的羅登堡」(Rothenburg ob der Tauber),蓋因陶伯河在它腳下蜿蜒流過,位處高地的羅城正好將陶伯河景致盡收眼底。

羅登堡是此行酖酖德國羅曼蒂克大道(Romantishe Strasse)駕車遊的首站。

這是一座迄今仍保存極為完整的中世紀古城,雖在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炮火的損傷,但大體無恙。

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整個城鎮被一座類似鴨嘴型的城牆(town wall)所圍繞,城牆前後綿延二點二哩,其中約有三分之二以木架搭建通道,遊客可以躋登憑弔,在上面行走。入城後不久的傍晚時分,我一個人踽踽孓行其上,發現城牆上每隔一小段距離,便嵌有刻上人名的石板;為此,後來在我的〈在羅登堡撞鬼〉詩中有云:「游走在鵝卵石的城牆/有一公里六百公尺長/全是死去的名字/驚醒聖雅各教堂的/午夜鐘聲連微風吹過/也發出寒顫的叫聲」。究其實,當時是我的誤解,這些石板上的人名,乃是為修建城牆慷慨解囊的「功德主」(有不少日本人),並非為捍衛城堡捐軀的戰士。

但為何我竟然寫了上述這樣一首詩?原來那回我們在羅登堡下榻的是一間古堡改建的青年旅館,房間在二樓,我們男女分睡兩間房,樓層的房間之間有著長長的甬道,走道上卻只開著暗暗的少許鵝黃燈光,頗有陰森恐怖的氣氛。由於是青年旅館,盥洗室和房間是分開的,同行的女生們都不敢獨自去上洗手間或洗澡;況且落腳當晚,時值深秋季節,整個二樓樓層好像只有我們入住,更加缺少「人氣」,想到在這已有好幾百年歷史的古堡裡頭,物換星移,不知有多少人在此作古,端的是令人毛骨悚然。

在疑神疑鬼之下,當晚有人作了一整夜的噩夢。所以我上詩這樣寫道:「拾級而上的是希區考克/步步高升的血壓/一道深不見底的黑暗/被旅店服務生拋給我們/在二樓的長廊驀地/包圍過來/猥瑣的微光/顫顫底被抖開/原來它也害怕漆黑/情願和我們被困斗室/演出來不及彩排的/一九九○年驚魂記一幕」。

漫步在羅登堡內的石板街道上,頗能「發思古之幽情」,完全看不到任何現代建築物,時光彷彿走回中世紀,街衢兩旁盡皆是哥德式與文藝復興式房舍。尤其翌日我起了個大早,一個人獨自徘徊在薄霧瀰漫的古街中,一掃昨夕鬼魅森然的氛圍,鐘塔、拱門、教堂、噴泉、古井……古色古香,宛如在跟歷史悄悄對話。漫無目的的彳亍,在朝陽昇上來之後,我也來到市中心馬克廣場。廣場旁遠近馳名的市議員宴客廳(Ratsherrntrinkstube),立面的巴洛克式牆上鑲嵌著一副土紅色時鐘,左右開著兩扇窗,裡面流傳著一則鬥酒的佳話。

羅曼蒂克大道北起符茲堡南到福森,共經二十六個或大或小的城鎮;而我們走過的這些城鎮,除了終點站福森的新天鵝堡外,就數這羅登堡讓我印象最深,原因無它,是它把中世紀的美保存得這麼純粹,令人不得不對之再三讚歎啊!
(本專欄每周二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