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了一罐飲料,走向收銀台,注意力集中在收銀小姐後方停止使用的電扶梯,它應該有四、五十年高齡了,一階一階的腳印,億萬的腳印,已無跡可尋。三、四十年前,承載過我,不是三、四十天啊!如今南柯一夢。這家超市規模不大,顧客稀落,誰對它的前身還有興趣?年輕一代,誰相信它曾經相當於現在台北一○一大樓的顯赫。
民國四、五十年代,高雄市最熱鬧,最精華地段,屬於鹽埕區的大勇路與五福四路一帶,尤其大勇路上的大新百貨,吹起南台灣的新潮,帶動鹽埕區的繁華,樓高雖僅五層,卻成為高雄市的地標,當時多為平房,二、三層樓已是少見,「五層樓」成為大新百貨的專有名詞,電扶梯也是南台灣首見。外縣市來高雄的遊客,沒有逛「五層樓」,都認為有虛此行,列為下次必完成的心願。如今,二樓以上已經陳封,一樓販賣罐頭、蔬果等日用品,縱橫交錯亮麗的燈管下,只照映我這落單的客人。門外是捷運鹽埕埔站出口,它占據大勇路正中央,整條路無法通行大車,小轎車偶而從側邊勉強通過,稀落的機車,緩慢行進,路上到處是長椅,顯然被規畫為徒步區。早期的車水馬龍,已為絕響。
邊喝飲料,獨坐長椅上,彷彿流浪漢。「大新百貨」隸書的立體字,紅漆猶新,三樓至五樓,淺藍與白色相間的長條圖案也重新粉刷過,捷運特地為它設站,出入口乘客反而冷冷清清,願踏入大新百貨(「大新超市」)的人更少得可憐。一隻黃色流浪犬側臥在騎樓,吐舌伸腰,眼珠無神,懶得環視周遭,毫無戒心。左鄰樓層,玻璃久破不修,屋簷缺損,電線糾結,外牆更嚴重剝落,牆上殘留的紅磚,有泥水流痕,像老病又蓬頭垢面的人在暗泣;右邊是著名鐘表公司,掛著紅色橫布條:「遷移大拍賣」;馬路對面,「租」、「售」布條蒙住了已拉下的鐵門,它應該會繼續掛著,誰願意接棒?忍受沒有人潮,沒有錢潮的下場?附近商家將近一半拉下鐵門,有的已生鏽,報紙、信件散落。
一對老夫婦緊握著手,徘徊張望,老先生感慨的說:
「怎麼變成這樣?三十幾年沒來,以前很熱鬧啊!」年輕時代,也許第一枚訂婚戒指就在大新百貨挑選,無數次的約會,多半美好時光,在此度過。
記得小學,母親每逢暑假,帶我由台東返台南探視外祖母,選擇高雄為中途站,先休息一晚。大姊每每挽著母親、牽著我逛大新百貨,為母親和我添購新衣,買一些新奇物品及好吃東西,親情天倫,難得的一刻。如今,母親已逝世十五年,大姊離開人間也三年了……。
拿著未喝完的飲料,沿著大勇路,經五福四路口,又一家鐘表公司掛著「遷移大拍賣」的布條,另一家服裝公司貼上「結束營業」的告示,樓上貼著:「出租」大字。一家燙髮店,周年慶六折,玻璃門內有點陰暗,燙髮小姐竟在躺椅上熟睡。經公園二路,整排五金電料行幾近一半關門,行人稀少,有穿拖鞋的,也許出來買早餐或午餐,一副慵懶。過了必信街就是大勇市場,市場入口兩旁店家也歇業,其中一家,曾經是有名的三十年老店,一大早常有遊覽車登門,那是大姊與姊夫合力經營的小吃,賣冬粉、肉燥飯,大碗又便宜。姊夫是老兵,昔日同袍常聚集,同是天涯淪落人,酒酣,或哭或歌。姊夫慷慨,常濟助一些貧者、病者,七年前病逝之後,家無餘財,大姊苦撐不久也病倒……
再走幾步,已到大勇路底,阿華牌瓷磚的招牌已掛了四十幾年,騎樓有個入口,門牌號碼:大勇路二號之一,樓梯直通三樓,大姊租賃,一住四十多年。病中,有空我常去探視,離開前,依依不捨,常堅持送我到樓下,不斷揮手,而腿力一次比一次軟,喘咳一次比一次重……大姊過世後,子女搬離,到外地謀發展。樓梯依舊,大姊身影歷歷……
它的對面本為碼頭老舊倉庫,現在改為「駁二藝術特區」,轉彎處是廢棄鐵道與遊港登船處,假日偶現人潮,為大勇路注入一點新的活力。
吸完最後一口飲料,拿著空罐子,走向「駁二」丟棄。
唉!大勇路,人事已非,但你只是功成身退,雖是一株老幹,期待將再增添新枝。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