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擔任客座研究員,賴以威辦完父親的後事飛往德國,行囊裡放了父子曾溫馨對弈的象棋,這是當年父親藉由下棋輸贏培養自己好勝心的玩具。
往事歷歷,他記得,老爸訂下「倒棋要去削水果」的罰則,總讓賴以威在輸棋後,趕緊去廚房削水果端出來,再戰一盤,如果一整晚輸得太快,整個冰箱水果就會被削完,全擺在桌上像是要拜拜。
「爸爸認為,象棋可以鍛鍊我堅毅不拔、愈挫愈勇的精神。」經常,老爸一陣勢如破竹的長驅直入,賴以威被抽到臉部都快要抽筋了。眼看棋盤上的紅子兒愈來愈少,急忙向爸爸求饒:「回手回手,回到你開始抽之前。」說完便開始挪動棋子。
老爸愣在一旁,大概心裡納悶著:「怎麼痛下殺手,非但沒能激勵兒子效法勾踐臥薪嘗膽,好好思考落敗的原因,反而造就了一個主動往跨下鑽的韓信?」
「記性倒是不錯。」老爸幫他把棋子擺回原位後,說了一句,「這次我讓你車馬炮吧!」
儘管如此,「起手有回小丈夫」的事情還是經常上演。「後來想想,這樣勇於嘗試錯誤,並且不恥於從頭再來的精神,或許正奠定了我日後選擇理工科就讀的基礎。」賴以威說。
當年賴以威豁盡一個國小生能使出的所有招數,漸漸能跟老爸拚個旗鼓相當,桌上的水果盤也從祭祖的大陣仗,變成了只有一盤氧化生鏽的蘋果。
後來,到了國小五、六年級,賴以威加入了學校象棋隊,代表出去比賽好幾次。每次回來跟老爸眉飛色舞地分享比賽經過時,爸爸總是低頭看著棋盤微笑說:「臭小子這麼得意,白天那盤贏了,晚上這盤就不要輸。」
從老爸揚起的嘴角中,賴以威讀出了滿意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