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思索】不能不面對的生死大事

伍華英 |2010.08.22
1107觀看次
字級

前一陣子,因為娘家的母親和婆家的公公先後住院,讓我們一向規律的上班生活有了些微的波動。所幸兩家的姑嫂叔伯和兄弟姊妹們都能互相體諒,不分日夜,輪流照應,使二老能得到最妥貼的看護,病體都復原得很快,而做女兒、媳婦的我更可以喘口氣,不致忙到焦頭爛額。

可是有位同事就沒有像我這樣幸運了。因為家裡的重擔都靠他,上有年邁的父母,下有年幼的子女,一旦老父親病倒了,就只有靠他醫院、家裡兩頭跑,可是上班又不能常請假,只好臨時聘用醫院的專職看護,分擔他的壓力。

又有一位同事,也是因照顧多年中風、半身不遂的母親,不得不以事親假申請留職停薪,希望多留點時間,陪陪家中已是風燭殘年的老母親。

這樣看來,老人照養問題真的是我們不能不面對的人生大事。

當我們到了該反哺,像父母當年餵養我們一樣去照顧他們時,卻常感力有未逮。

可能是家有妻小嗷嗷待哺,或者是事業牽絆無法脫身,想一盡人子之孝,卻又弄得自己心力交瘁,看在老父、老母的眼中,真是心疼不已呀!

從前安土重遷的時代,老者在家終老,兒孫滿堂;如今老人家只有在生重病時,才見得到兒女齊聚。不過,也不能病太久,因為孩子們都有事業、家庭,不然就只有落得跟看護對望了。

在逐漸進入人口老化的年代,我不敢規畫如何終老,只衷心祈盼:老要老得有骨氣,病要病得有尊嚴。面對老一輩人,我竭力盡孝;面對年輕一代,我則學著放手,或許在「竭力」與「放手」間,生死大事會逐漸取得一些平衡與轉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