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菲律賓愈來愈多高等人才開始出走,影響所及,甚至直接威脅到若干產業。日前有二十五名國營航空公司機師集體辭職,轉往中東及亞洲國家工作,震驚菲國。
機師協會主席表示,這些機師在外國的薪水,至少是菲航所能提供的三倍以上,「完全沒得比」。
這些離鄉出走的高等人才,主要是科學家、工程師、醫生、資訊專家、會計師及教師。
土木工程師裘強納兩年前到新加坡探望阿姨,發現新加坡的工作、居住環境,跟菲律賓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立刻回國辭職,舉家遷往新加坡。他現在月薪一千六百美元,是在菲國所能得到最高薪水的「五倍」。
根據菲國當局的資料,現在有大約九百萬國民在外工作,是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去年他們匯回國內的外匯高達一百七十三億美元,竟超過菲國國內生產毛額的「一成」。
然而,高等人才的出走,也給菲國帶來相當的損失。譬如機師出走,使得菲航預期的本年度獲利成為泡影,主因即是機師突然短缺,不得不取消部分航班。
不久前,康頌颱風席捲造成嚴重損失,民眾痛批氣象局預測失準,結果氣象局提出的解釋竟是:近年來先後有二十四名氣象員離職出國,使得該局「人手不足」所致。
菲國環境部日前也宣布,三年來有八十三名地質工作人員離職;勞工部在二○○八年的調查,大量技術工作的缺額無法填補,就是因為沒有足夠合格者申請。
當局也想盡辦法,希望提高待遇及福利,但是待遇仍有一定的上限,否則就會傷及產業競爭力。在這種兩難的處境下,菲國恐怕很難為人才流失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