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多明尼加共和國女工桑妲‧卡斯迪在一家「舉世不尋常」的成衣工廠謀得工作後,換房子的夢想才得以實現。這家「非血汗工廠」不以極低工資壓榨工人,讓工人享有「足供生活所需的薪資」,同時允許他們未經任何抗爭加入工會。
做好事、好生意 不互斥
《紐約時報》報導,卡斯迪約每月薪資約台幣一萬六千元,她說:「我們從未有機會賺這麼多錢,我覺得很幸福。」(孟加拉的最低工資是時薪四點七九元,多明尼加及許多中國大陸城市約為二十七元;卡斯迪約工作的成衣廠卻高達九十點四元)
這家「非血汗工廠」的母公司,是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騎士服裝」(Knights Apparel),是美國首屈一指的大學服裝供應商。
當然,騎士服裝的作法的確有一定的風險,因為消費者未必願意花十八美元(約台幣五百七十五元),購買價格相當於耐吉、愛迪達等一線品牌的T恤,以支撐他們付給員工的優渥薪資。
不過,騎士服裝的執行長波塞克(Joseph Bozich)卻非常樂觀,他說:「我們希望能夠證明,做好事也可以是一門好生意,兩者其實並不相互排斥。」
老闆生病康復 開始行善
公司產品以「艾塔格拉西亞」(Alta Gracia)為商標,它既是貧窮的艾塔格拉西亞鎮的名字,也用以紀念多明尼加人奉為保護神的艾塔格拉西亞聖母。
艾塔格拉西亞成衣廠可說是因為十年前一次意外而誕生。當時,波塞克的視線突然變得模糊,隔天已無法閱讀。
他說:「我的醫師說:『好消息是,你沒有長腦瘤。壞消息是,你患了多重硬化症。』」
波塞克表示,他最後完全康復。不久,他二○○○年一手創辦的騎士服裝設立了慈善基金,贊助一個孤兒與受虐兒童的收容所。
四十七歲的波塞克還想做更多,於是與「勞工權利協會」密切合作。該協會結合近兩百所美國大學,要求並督促生產大學服裝的工廠,公平合理地對待工人。
顧客支持 但也想撿便宜
該成衣廠必須克服的最大障礙是:如何在工人薪資遠高於其他成衣廠的情況下,與同業競爭。
波塞克表示,該成衣廠生產一件T恤的成本平均是四點八美元(一百五十三元),與只支付最低工資的情況相比,多出兩成。他說:「我們的成本無疑會比較高,但我們的定價不會讓零售商或消費者為了支持它,而有所犧牲。」
美國大學團體「學生反血汗工廠聯盟」(United Students Against Sweatshops),經常抨擊成衣廠壓榨工人的行徑,目前打算採取一項極不尋常的動作:在各大學發傳單,呼籲新學生購買艾塔格拉西亞成衣廠生產的成衣。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像波塞克這麼有信心。業界顧問賈辛說:「有些消費者真的很有心,也願意以高價購買這種衣服;但也有些消費者儘管嘴裡說在乎,實際上卻只想『撿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