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行三好 「均一」的招牌品德教育

羅佑純 |2010.08.18
2078觀看次
字級


住宿生每學期都有一周要早起為大家準備早餐,體會爸媽每天準備早餐的辛苦。


【記者羅佑純台東報導】「星雲大師期許均一的畢業生,個個都會尊重師長、有禮貌、懂規矩,還要養成乾淨、整齊、清潔的好習慣。」均一國中小執行董事覺來法師表示,對大師來說,學生的課業表現雖然重要,但能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卻更重要。

盥洗摺被做餐

學習生活自理

每天清晨六點多,許多學生還賴在床上,均一的學生宿舍裡,許多學生已自動起床盥洗、摺棉被、換校服,然後整隊到餐廳用餐。

「曾經有小朋友以為脫水過的衣服就可以穿了,所以放進衣櫃,久了,沒乾的衣服產生了霉味,才被其他同學發現,原來不知道衣服一定要晾過。」由於現在孩子個個是寶,爸媽不讓小朋友做家事,所以只要新生搬進宿舍,洗衣服、摺被子、換被單,生活老師一定從頭教起,「雖然老師會辛苦些,但這才能讓學生自理生活。」

「曾經有家長開心地跟我說,孩子到均一前不會摺被子、洗碗,可是到均一不到一學期,突然有一天跟母親說『媽媽,你辛苦喔,我幫你洗碗。』媽媽好訝異,好感動。」覺來法師表示,「生活教育的成功,爸媽的感受最明顯。」

「生活教育,不是只有住宿生才要學習,而是隨時地。」校長蘇婉強調,學生進入教室要輕關門、鞋子不可以亂擺、見到師長要打招呼、隨手關電源、用過的碗筷自己洗,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細節,卻關係孩子的一生,但已不被重視,均一特別強調,師生都要共同學習。

校園掛三好旗

提醒鼓勵學生

「我們的道德教育很簡單,就是行三好!」教務主任許彩琴強調,均一沒有任何一堂課叫做「品德教育」,所有的品德教育都由老師身體力行,「無形的身教,才是幫孩子打好品德基礎的方法。」

許彩琴表示,「行三好」就是在生活中,力行大師提倡的「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習慣很重要,我們希望學生透過不斷練習,把『行三好』內化成一種習慣。」許彩琴指出,為了營造三好學園的環境,校園處處可見三好旗,時時提醒學生要行三好,蘇婉、許彩琴更以身作則,只要師長發現學生有任何「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的行為,都會鼓勵,強調:「只有讓他們感受到,原來『行三好』這麼重要,學生就會有動力,自動『行三好』。」

「佛門講因果,要有好因、好緣,才會結好果,均一就是匯集這些正面能量的地方。」蘇婉感動大師「想讓後山學子能就近接受教育」的宏願,也感謝全世界佛光人及社會大眾的愛心挹注,為均一種下「好因」。

體諒父母辛苦

感恩寫學習單

覺來法師表示,大師期許均一的畢業生,個個都會尊重師長、有禮貌、懂規矩,還要養成乾淨、整齊、清潔的好習慣。「但是要能結出這樣的好果,就要靠父母、師長的示範,才能讓學生服氣、受教。」許彩琴強調,均一老師具有這些好習慣,她相信,在老師愛心跟耐煩心的「好緣」促成下,一定可以結出令人滿意的「好果」。

六年級陳怡吟說,以前我愛與父母頂嘴,現在我懂得體諒父母的辛苦。七年級的鍾振鑫說,過去我常上網咖,現在我都在家幫忙。八年級的林欣諭則說:「我知道雖然你很愛管我,但你也和我一樣愛對方,對吧!真的很謝謝妳,媽媽,I Love You。」

學生親手填寫的學習單,滿載著他們對父母、親人、老師的由衷感謝,還有發現自己經過均一生活洗禮的改變。

看著學生真誠的心聲,讓蘇婉與許彩琴更有自信,她們深信,只要大家願意給均一機會與時間,學生畢業時,一定都能達成大師的期許。

(系列二之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