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日發生多起司法官收賄、關說弊案,檢察總長黃世銘說,無論官多高都要辦,因為司法官品格是正義唯一的保障。
的確,司法官若沒有好道德品格,即使能力再好、資歷再多,不但無法維護公理正義,反而會造成國家社會混亂,傷害百姓。
現在的司法官絕大多數是考試甄選,標準只有法律知識,而在訓練期間,就像軍校一樣有嚴格學長學弟期別區分,在上命下從的文化裡,形成「我們都是一家人」的封閉司法家族體系。
台大法學教授陳志龍曾以美國電影「教父」形容台灣司法生態,充滿「近親繁殖」的家族色彩,學長、學弟就像一家人,有利益大家分享,萬一犯錯,也相互掩護,在官官相護下,司法官有恃無恐,才會形成今日司法貪瀆案件層出不窮。
我國與韓日一九九九年起同步進行司法改革,但十年過去了,韓日都藉由國民參與審判來抑制法官專斷,獲得人民信賴與支持,但我國卻還爆發一連串的弊案。
因此司法改革,不但不能光靠少數司法人員閉門造車,而且要從品格教育著手,我國司法制度不比別國差,但司法官的道德品格卻明顯不足,加上工商業社會一切以利益掛帥,忽視了道德品格的提升,唯有從品格、人心著手,或許無法馬上看到成效,但一步一腳印,司法總有一天會清明。
正心(北縣淡水/專案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