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國父的形象,最近有不少人士討論孫中山先生。
綠營立委說,以民進黨國家認同的立場,訴求中華民國正統,在國際公法上是不妥的,這名立委強調,她本來就反對在建國百年時拍攝國父紀錄片。
同樣不談中華民國,但對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推動各種活動的是中國大陸,在杭州西湖有辛亥革命紀念館,展示了中國民主革命史冊上,這一段閃耀著血與火的戰鬥篇章,紀念館還包括辛亥革命烈士墓葬群和紀念碑;而武漢更是辛亥革命聖地,市長籌款整建辛亥革命紀念風景區,國台辦還歡迎台灣派團參與紀念活動,好像辛亥革命是共產黨發動的。
建國百年是大事,可是對「中華民國國民」有什麼意義,有什麼值得珍惜的價值?若搞不清楚,拍再多紀錄片、電影有什麼用?同樣地,尊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重要的意義是什麼?
梁啟超曾說「孫逸仙雖不是一個學者,但眼光極銳敏,提倡社會主義,以他為先」,然而很明顯地這個社會主義,絕不是共產主義式的社會主義,著力的還是為發展中國而可行的社會主義;梁啟超又曾說「孫逸仙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沒錯,他能主張「聯俄容共」,可是他更能放棄大總統,讓位給袁世凱,以求民國能發展茁壯,當然他也會犯錯,可是他一心一意地為國民著想。
還原孫中山這個人,最要緊的還是回歸他對中國土地的憂思與關懷,他不是聖人,有弱點,但是這不妨礙他成為偉人與中華民國國父,我們是最有資格還原、認識國父的人,卻起了內訌,是真的想紀念他,還是只想利用他?請大家三思!
人言(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