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設限? 大學之門應縮窄

李應命(雲縣斗南/文字工作者) |2010.08.12
519觀看次
字級

指考錄取率再創新高,但有四千七百八十八名缺額,因此有人主張不應讓大學之門再變窄,即不該設限,要百分之百錄取,筆者有不同看法。

目前我國的大學、高中尚不屬義務教育,必須通過考試或推甄才能入學,考試或推甄難道不是門檻?既有門檻,設限天經地義,否則就該採國小免試升國中的方式,依戶籍分發,何苦勞師動眾「大烤」一番,才「不設限」?撇開浪費公帑和人力不說,無端增加弱勢族群經濟負擔,徒惹民怨,這無異「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再者,不管是不是讀書的料,統統進大學,造成不少畢業生既無一技之長,又以「我是大學生」自我膨脹,不願屈就低薪、勞力工作,如今社會充斥「啃老族」之類的宅男宅女,難道「廣設大學」導致入學幾不設限的政策,不是罪魁禍首?

另一個可怕現象是,公家機構錄用新進人員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反淘汰,肇因於民族性太過重人情,太愛走後門、鑽漏洞,過去有大學這道窄門,大致可過濾出較優秀的人才,所以「寒門可以出仕」,考上大學曾被視為「鯉躍龍門」。

但近年來廣開大學之門後,大學生猶如過江之鯽,除了國家公職考試尚有公平性外,政府單位和公營機構甚至學校教職,誰敢說沒有託人情、攀勢力、花銀子等找門路、走「地下道」弊端?結果真正的才俊出不了頭,家庭有錢有勢,交遊廣闊者,那怕是「阿斗」也可端鐵飯碗,這難道是國家、社會之福?所以,大學之門必須適度縮窄。

李應命(雲縣斗南/文字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