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昨天是農曆七月初一,各地皆展開傳統祭典儀式,其中,傳承了一百五十六年歷史的基隆中元祭,昨日下午二時在基隆老大公廟登場,輪值主普的吳姓宗親會與當地各界代表,共同打開龕門,象徵著為期一個月的「雞籠中元祭活動」正式登場。
昨日凌晨,許多基隆民眾湧進老大公廟祭拜,為的就是迎接「好兄弟」的到來。基隆市政府表示,去年由文建會指定為我國重要民俗的雞籠中元祭,自一八五五年舉辦至今,已經有一百五十六年的歷史,每年由各字姓宗親輪流主普,今年則由「吳」姓輪值。
為期一個月的雞籠中元祭,除昨日老大公廟開啟「普度公燈」、開龕門外,農曆十三日會有迎斗燈遶境祈福,隔日放水燈遊行後將施放水燈頭,中元節當天則將舉行普度大典、跳鍾馗,農曆八月初一子時關龕門。
今年中元祭除了有傳統民俗祭典外,基隆市文化局亦安排以「藝度時空」為主題嘉年華會,邀請在地藝術家推出藝文特展,以繪畫、裝置藝術等素材,重新詮釋傳統中元文化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