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標籤前 先檢討扭曲價值觀

王興(北縣新店/行政人員) |2010.08.05
694觀看次
字級

橙果設計負責人蔣友柏日前接受雜誌專訪,語出驚人表示,三十歲以下的人都很爛,沒有責任感,卻什麼都想要,他不納入用人考量。

就在蔣友柏發言同一天,二十一歲的職業高爾夫球選手曾雅妮奪下LPGA職業高爾夫球賽冠軍。若蔣友柏言論成立,則世界排名第五的曾雅妮,其實也很爛?其他像網球選手盧彥勳等在國際發光發熱的年青人,也都很爛嗎?

不可否認的,當今青年世代有相當比例的人缺乏工作倫理,只講權利不重義務,但發表以偏概全的「年齡歧視」言論,似乎不是一個具有高度社會影響力的公眾人物應有的行為。畢竟,三十歲以上很爛的人也很多。

社會學家發現,人為了和其他人互動,會以各種身分將人分類,久而久之,人們習慣以社會身分定義陌生人,刻板印象與偏見歧視通常也就由此產生。然而實際上,每個人都是獨特的。

分類只是為了方便和偶遇的多數人互動而開啟的人際印象管理工具,但不能以此將這些人貼上標籤,認為凡屬於這個類屬的人都不好,這是嚴重歧視,蔣友柏犯的錯誤,就是把所有三十歲以下的人類當作一個社會類屬,貼上很爛、不負責任的標籤。

其實,蔣友柏所貼標籤而看不起的三十歲以下年輕人,歸根究柢,還不是三十歲以上的父母、老師、政客嬌縱出來的。若非灌輸扭曲的價值觀,會弄成這樣嗎?王興(北縣新店/行政人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